福州文博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2、4、2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3)夙兴夜寐, 。(《诗经•氓》)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 zhT):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2.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荷畚锸 荷:挑
B.而幽敞各极其致 致:尽头
C.险者夷之 夷:使……平坦
D.都堪泛月迎风 堪:可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的一组是( )
①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②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③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④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 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睡。本诗是诗人到任杭州第二年时所作。
(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袁绍七星宝刀进府行刺。待董卓躺下,正欲抽刀行刺,却被挑马回来的吕布发现。曹操忙谎称献刀,并借口试马,快马加鞭,逃之夭夭。(《三国演义》)
B.葛朗台先生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德.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葛朗台既是种植葡萄的能手,又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欧也妮,葛朗台》)
C.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D.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我带上不成了渔婆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已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E.“哼,你简直是个傻瓜。”姨妈忍住笑说,“十足的傻瓜,但我就喜欢你这种十足的傻瓜。”她反复说,特别喜欢“傻瓜”这个词,因为她认为这个名词确切地表明了外甥的智力和精神状态。
在听了聂赫留朵夫要娶马斯洛娃的想法后,姨妈非常赞赏,还说一旦两人结合,将是上帝眼中最幸福的一对。(《复活》)
8.简答题。(5分)选做
(1)《红楼梦》中有“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之曲,系谁的判词?又有“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狼舅奸兄”之语,所指何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
(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分)
(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所的待友之道。(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二)选做: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上班的诀窍
[德国]路•席波赖特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
“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14.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5.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罗永浩:彪悍地叩开新东方的大门
任泽平
14、请结合全文,概括出罗永浩从一名只有高二学历的流浪汉成为新东方传奇英语教师的原因。(3分)
15、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这句话的认识。(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各补充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得体,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对老和尚埋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里出来化缘呢?”
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就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囔着。
“ ① !”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 ② !”
①□□□□□□□□□□□□□□□
②□□□□□□□□□□□□□□□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你对 “常回家看看”入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150字左右)(7分)
五、作文 (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请以“自得其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人生要学会三乐: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有时烦恼是自找的。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福州文博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试卷(语文)
(2012、4、20)
一、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分)
(1)驽马十驾(2)凌万顷之茫然 (3)靡有朝矣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无案牍之劳形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B【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致:情趣
3【答案】D【解祈】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表现的是季超、止祥两兄弟。②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具体做法。)
4【答案】B【解析】归纳内容要点。(1)“自始至终对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理解错误。
5(1)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丟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3分)(2)严寒酷暑,身体因冻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为是苦。(3分)【解析】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翻译文中的句子。(1)注意“辄” “去” “委置”的翻译。(2)注意“祁 “体粟” “汗浃” “以为”的翻译。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占据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与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而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有一条小路修不通,心里也会感到不满意。于是疏通开凿的工作叉开始。从这年的十一月经过一个冬天一直到丁丑年的春季,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止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 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间题(6分)
⑴“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 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诗歌尾联写诗人夜晚没有思想之梦撩人愁思,故而在睡醒后心境空明。这是因为诗人的身心已经完全陶醉在春天的气息里。语言淡雅,节奏明快。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A E【解析】A项曹操借的应是“王允”的七星宝刀:曹操行刺,却被董卓发现,谎称献刀,抽身出来后遇挑马回来的吕布,借口试马,迷之夭夭。E项姨妈不同意二人结婚, 而是想把马斯洛娃送到阿林办的马格达林娜收容所去。
8.⑴巧姐.(1分)贾府落败,王熙凤病逝。(1分)贾环忌恨凤姐生前刻薄,勾结巧姐的舅舅王仁和贾芸乗贾琏不在家,要将巧姐卖与一外藩王爷做婢(2分)幸得刘姥姥感念凤姐早年接济以及托孤之事,将巧姐带到乡下自己家里,躲过此劫。
(2)欧也妮偷看了堂弟的信件,得知他破产的事情。欧也妮对堂弟充满同情,决定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他。堂弟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两人私订了终身,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堂弟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回答问题。(6 分)
( 1 ) ( 2 分)示例:君子能积极地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1分),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1 分),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
(2)示例:朋友有过失或疑惑,应诚挚地帮助他(1分)、用合乎义理的内容来劝导他(1分);劝导的辞气,沟通的态度方法等,要因人事情景不同而深加考虎(1分)。 如果朋友不听,那就停止劝导,以免自取其辱(1分)。
参考译文!
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应诚挚地帮助他,用好的方法和内容来劝导他;如果朋友不听,那就停止劝导,以免自取其辱。”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六、(9分,毎小题3分〉
10、答案,C “春晚缺了赵本山还有宋丹丹等人”错误,因为宋丹丹早已退出春晚〉
11、答案:B(A项,说“小车不倒只管推”是悲剧,无中生有。C项,前后无因果关系.“如今的春晚角色没有了,舞台空荡荡的”理解错误,这是针对大众文化生产尴尬局面来说的。D项,以偏概全,这是个别人的看法。〉
12、答案:CD。(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小沈阳将不再陪赵本山玩春晚”, “赵本山只身一人玩到现在才退出春晚” 均属无中生有。B项,“春晚20年一直在赵本山这棵树上吊死”夸大其词。)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得0分
(A项是小说的基本概括,B项概括准确而深刻,E项说诺伊鲍尔的感谢是说哈姆森让他“已尝到了各种诀窍”,“诺伊鲍尔满怀感激”不当。C、D理解错误)
14、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工作风气(每点3分,其中分析得当1分)
15、观点一: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
①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
②小说要讲究故事含义的丰富性,改题后故事指向就明确、单一了,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艺术魅力。
③原题目有反讽意味,改题后就没有这意味了。
(观点明确2分,分析理由一点2分,最多6分)
观点二:以“偷懒的诀窍”为题合适
①小说叙述的是主人公哈姆森工作中偷懒耍滑的故事,用“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准确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②“偷懒”是小说主人公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揭露主人公的本质,使主人公形象更鲜明。
③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更突出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观点明确2分,分析理由一点2分,最多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3、答C给3分,B给2分,E给1分;答AD不给分。
(A项,”只要勇于拼搏,就完全能够成功“过于绝对;D项,在对罗永浩进行刻画时,还用了侧面描写,如第四段;E项,把罗永浩十多年的”江湖“经验当做他成功的一个条件过于牵强,作者说此点主要是为了说明罗永浩成功前的狼狈以及他进入新东方的不易。)
14、①良好的自身条件。罗永浩具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拼搏和进取的精神。罗永浩自己清楚,人生到了关键时刻,唯有拼搏,才能给未来杀出一条血路,通向光明,在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中,阅读励志类书籍给自己鼓劲。③善于把握机遇、争取机会。罗永浩接受天津外语学院学生的建议并把去新东方的想法付诸实践。罗永浩抓住了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给他的一次次机会。
(每点1分。第三点考生如果从外部因素回答,也给分,如学生的提示或名人的帮助。)
15、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不怕吃苦,就能闯出一条路,路就会越走越宽;如果不敢面对困难,害怕吃苦,逃避困难,困难就永远不会消失。(步骤一:阐释观点)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使罗永浩的心理压力很大,尽管当时的学习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不惧怕任何困难,具有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努力争取机会,最终迎来了人生的春天。(步骤二:结合文本分析)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有这种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这样才可能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的人生之路就会顺利很多;如果本该努力的时候不愿吃苦,将来可能会辛苦一生。(步骤三:联系实际)
(观点明确给1分,结合文本分析给3分,结合实际谈给2分。提供的认识仅供参考,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①它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
②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才会享受这种安逸和舒适啊!
17.D(A中“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前应该加上主语“小悦悦”,B中“服务”后面应该加 “目标”,C中把“较为合适”去掉)
18.(1)人们对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有不同看法。
(2)A: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符合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首先,这是对老年人权利的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不但需要得到物质赡养,还应该得到精神慰藉;其次,子女本来就有“常回家看看”的义务,将其入法,能引起子女在这方面的重视,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对孝道的弘扬,对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有积极作用。
B:父母子女之间的纽带是感情,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没有意义。首先,子女“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尽孝是道德行为,应靠社会宣传引导来提高,而不应该靠法律来强制;其次,子女对父母尽孝应出自真心,把本来应该是出自自愿、出自情感、出自肺腑的事情都变成被动、受法律约束的事,它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人情味。
五、作文 (70分)
70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围绕几个关键词展开议论说理或写人记事;必须有“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一定是“自己的”,否则视为不切题,可判为五类卷以下。
泫意:错别字毎个扣1分(重复不计,满5分为止: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 字,不超过28分;默写优秀作文,不超过20分;抄写试卷的阅读材料,不超过10分;文体不明最高不得超过4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