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八闽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2届高三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2届高三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歌台响暖,                    。(杜牧《阿房宫赋》)
(3)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诏书切峻, _________   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出 关 与 毕 侍 郎 ① 笺
(清)洪亮吉
  自渡风陵,易车而骑,朝发蒲坂,夕宿盐池,阴云蔽亏,时雨凌厉。自河以东,与关内稍异。土逼若衖②,涂危入栈。原林黯惨,疑披谷口之雾;衢歌哀怨,恍聆山阴之笛。
  日在西隅,始展黄君仲则殡于运城西寺,见其遗棺七尺,枕书满箧,抚其吟案,则阿妳③之遗笺尚存;披其繐帷④,则城东之小史既去。盖相如病肺⑤,经月而难痊;昌谷⑥呕心,临终而始悔者也。犹复丹锅狼藉,几案纷披,手不能书,画之以指。此则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也。
  伏念明公生则为营薄宦,死则为恤衰亲,复发德音,欲梓遗集。一士之成,玉成终始,闻之者动容,受之者沦髓⑦。冀其游岱之魂,感恩而西顾;返洛之旐⑧,衔酸而东指。又况龚生竟夭,尚有故人;元伯虽亡,不无死友。他日传公风义,勉其遗孤,风兹来祀⑨,亦盛事也。
  今谨上其诗及乐府共四大册。此君平生与亮吉雅故,惟持论不同,尝戏谓亮吉曰:“予不幸早死,集经君订定,必乖余之旨趣矣。”省其遗言,为之堕泪。今不敢辄加朱墨,皆封送阁下,暨与述庵廉使、东友侍读,共删定之。即其所就,已有可传,方乎古人,无愧作者。惟稿草皆其手写,别无副本,梓后尚望付其遗孤,以为手泽耳。
亮吉十九日已抵潼关,马上率启,不宣⑩。
【注】 ①毕侍郎:毕沅,乾隆时进士,官至湖广总督。②衖,同“巷”。 ③阿妳:母亲。④繐帷:灵账。 ⑤相如病肺:据《史记》载,司马相如“常有消渴疾。”消渴疾,如糖尿病,古人误以为肺病。⑥昌谷:唐朝诗人李贺 ⑦论髓:即沦肌浃髓,比喻感受之深。⑧旐:画龙蛇的旗,此指出丧时的灵旌。⑨风兹来祀:即劝勉后人。风“同讽”,劝。⑩率启:草率地禀告。不宣:不尽,即书不尽意的意思,旧书信的结尾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自渡风陵,易车而骑    易:改换      B. 盖相如病肺     病:疾病
C. 复发德音,欲梓遗集。  梓 :出版  D. 必乖余之旨趣矣。 乖:背离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毕侍郎“高风厚谊”的一组是(3分)(   )
①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也           ②生则为营薄宦
③省其遗言,为之堕泪               ④死则为恤衰亲
⑤复发德音,欲梓遗集              ⑥梓后尚望付其遗孤,以为手泽耳
A.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始写旅途匆匆行踪,挚友新亡,心中苦悲;但作者没有孤立地去写这种心情,而是在描述沿途景象中,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了哀伤之情。
B. 文章第二段将料理丧事的经过写得比较简单,但在泛泛地讲述事情时将丧事的处理和对挚友的回忆、评价、悼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表达了对毕侍郎的感激之情。
C.信中说:“盖相如病肺,经月而难痊;昌谷呕心,临终而始悔者也。”即是对黄仲则刻苦作诗的赞扬,也是对他不爱护身体的委婉批评。平日这样刻苦作诗,临终时必然对自己的诗作非常重视了,所以信中又说:“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
D. 这封信感情诚挚,用典贴切,生动感人,从中不仅可以学习为文之法,也可以学习为友之道。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见其遗棺七尺,枕书满箧,抚其吟案,则阿妳之遗笺尚存。(3分)
(2)此君平生与亮吉雅故,惟持论不同,尝戏谓亮吉曰。(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
(1)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人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见此,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家》)
B.老葛朗台死后,孤单一人的欧也妮变得富有了,但财富并不能安慰她,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中,她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身的宝物。可是,他去后连个音讯也没有。(《欧也妮•葛朗台》)
C.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此时,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子夜》)
D.加西莫多得知爱斯梅拉达爱弗比斯,主动请求帮爱斯梅拉达找弗比斯。加西莫多找到弗比斯,求他去见爱斯梅拉达。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加西莫多只得无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宝玉挨打后,宝钗也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宝玉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好好一个淸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蠹鬼之流。”宝钗听了,自觉没趣,只好离开。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中探望卡秋莎”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第一次重逢的时候,聂赫留朵夫以为卡秋莎见到他,知道他要为她出力并且感到悔恨,一定会高兴,一定会感动,一定又会恢复原来那个卡秋莎的面目。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个现在的玛丝洛娃。这使他感到又惊奇又恐惧。
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准备跟卡秋莎说哪些事情?卡秋莎听后有怎样出乎他意料的反应?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1)孟子认为,孩提之童都知道孝敬父母,等长大后都知道尊敬兄长,说明爱亲敬长是人的天性,有了这些就能够___ ,这个选段体现了孟子的_____的观点。(2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微公益”折射的社会管理之道
何小手
12.应如何改进“微公益”,才能使它有更长远的发展?请简要回答。(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上 班 的 诀 窍
[德国]路•席波赖特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
“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14.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15.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刚 柔 并 济 龙 应 台
14.龙应台的作品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请分条作简要概括。(4分)
15.作者认为“她的万丈豪气与万千柔情,都来源于对人性尊严与自由的追求,源自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①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     (quán)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②通俗易懂。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③
(1)请在①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
(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3)③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
           
17. 中国网民文化节(简称网民节)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3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请简要阐述你对有关部门设置““防流浪汉椅”这一做法的看法。(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周国平说:“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请以“满与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012届高三适应性检测试题语文答案(2012.5)

一、古代诗文阅读
1.①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春光融融 ③城阙辅三秦④责臣逋慢,郡县逼迫⑤俨骖騑于上路⑥沙鸥翔集
2.B(.病:患病,动词)
3.D. (①讲的是黄仲则③⑥讲得是作者自己)
4.B(叙述的教详细,第二段没有表达对毕侍郎的感激之情。)
5.(1)(我)看到他的七尺遗棺,用过的书籍满了箱子。(我)按着他的书桌,(发现)他写给阿母的遗书还在。(“箧”1分,“抚”1分, 句意流畅1分)
(2)他平日与亮吉素有交谊,只是所持言论常有不同,(他)曾经开玩笑地对我说。(“雅”1分,“戏”1分,句意流畅1分)
(三)6.(1)①托物言志(1分)②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1分)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1分)
(2)①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形象1分)②表达了作者摆脱腐败黑暗官场的羁绊,悠然自得地去过秋江垂钓的隐逸生活的人生追求。(追求1分,分析1分)

二、文化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7、C  D (C、“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错误,吴荪甫仍然踌躇满志,他还告诉杜竹斋一个好消息――朱吟秋已经要把把丝厂盘给自己。 D、“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有误,弗比斯根本就不想见爱斯梅拉达。)
    8、(1)聂赫留朵夫原来准备请求得到卡秋莎的宽恕(1分),并说要帮助卡秋莎上诉(1分),还准备向卡秋莎提出要和她结婚(1分)。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似乎还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引以为荣。(2分)(大意对即可)
(2)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未被采纳(1分);审配向袁绍告发他滥受民间财物,并且让子侄辈向百姓多征税,中饱私囊,他为这事遭受袁绍斥责。(2分)他投奔曹操后献上袭击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2分)(大意对即可)
(二)9.(1)通行天下(答“达之天下”也可)  性善论  (各1分)
    (2)上孝下悌是人的天性,(1分)同时又是君子仁德的根本。(1分)对父母尽孝,对兄弟敬爱了,那么以下犯上、作乱的行为,就会很少甚至没有。(1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提倡保持仁德本性、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仍有其积极意义。(1分)
〔参考译文〕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具备的,是良能;不经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因这两种人的本性能通行天下。”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9分)
    10.(3分)  B(“达则兼济天下”是传统慈善观念,“微公益”并没有不赞同它。)
    11.(3分)  B(“微公益”不一定能关注所有的社会事件,不一定能使社会事件成为舆论焦点,也不一定能改变弱者的命运。)
    12.(3分)  ①应加强“微公益”机构的规范管理,走专业化道路。②政府应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引导其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二) (甲)13.(5分)AB (解析:C项原因理解错误;D项“上下同心”“互相信任”“气氛和谐”的理解错误;E 项诺伊鲍尔的感谢更多是因为哈姆森让他了解了“各种诀窍”而主要不是因为“满怀感激”)
14.①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②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了工作风气。(每点2分)
15.观点一: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①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 ②小说要讲究故事含义的丰富性,该题后故事指向就明确、单一了,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艺术魅力。 ③原题目有反讽意味,改题后就没有这意味了。(观点明确2分,分析理由一点2分,最多6分)
观点二:以“偷懒的诀窍”为题合适。①小说叙述的是主人公哈姆森工作中如何偷懒耍滑的故事,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准确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偷懒”是小说主人公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揭示主人公的本质,使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③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更突出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乙)13.AC(B“拒绝给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不准确,应是“拒绝对自己做出评价”。D“是男士无法企及的”分析有误。E “越写越小了”有误,其实是“从小变大”了。)(5分)
14.①批判中国文化中的腐朽和政治体制的荒谬;②关注社会公共问题;③反思战争;④书写亲情。(每点1分)
15.同意。刚与柔都源于社会责任,源于对人性尊严与自由的追求(2分)。①《野火集》毫不留情地批判中国文化里的陈腐和政治体制的荒谬;②时评文章,或是反抗专制、呼吁人权,或是文化冲突、社会变迁,无一不显示出她对公共问题的关注;③《目送》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比较接近生命本体,关乎巨大问题的写作。她认为一个集体的走向和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有关系。(后面三点答出①或②其中一点得2分,答出③得2分)

四、16.(1)(1分)答案示例:鲜为人知
(2)(1分)诠
(3)(1分)答案示例: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17.标识整体是一个舞动的人,由字母“e”、汉字“文”组合而成。 “c”象征着网络;“文”代表文明、文化;舞动的人,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活动宗旨。
. 18.【参考示例】专门设计“防流浪汉椅”,这种做法极不妥当。固然,该座椅可防止流浪汉独家霸占影响市容,也有利于流动人口有效使用,但其只从概念上保障了多数人的权利,即使对普通民众来说“享受”这种座椅也是一种“酷刑”。况且对流浪汉的排斥,是对少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的漠视,是极不人性化的。任何一项公共设施必须关注民众利益,充满人文关怀。(也可从肯定的角度评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均可酌情给分,满分7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自从过了风陵渡,改乘车为骑马,早晨从蒲坂出发,傍晚在盐池住宿。阴云遮日,时雨猛急。从黄河以东进入山西地区,与潼关以内形势就稍有不同,地势狭窄象街巷,道路艰险如走栈道。原野森林显得暗淡凄凉,好似蒙上一层遮住谷口的迷雾;耳闻哀伤幽怨的歌谣,恍惚听到引起向秀感慨的山阳笛声。
太阳西沉之际,我才抵达运城西寺省视黄君仲则的棺柩,看到他的七尺遗棺,满箧的书籍。我按着他的书桌,发现他写给阿母的遗书还在;披开灵帐,那个从故乡带来的侍僮已经离去。他生前如同司马相如患消渴病,长年累月难以痊愈;又象李昌谷苦吟呕心,到了临终的时候才感到后悔。还有那些经过他校读过的书籍,散乱地堆放在书桌上,到了不能动手书写的时候,他还用手指在书上画着。这正象杜鹃临死,还在拚力哀叫;鸷鸟将亡,还希望留下强劲的翅膀;这就是丢弃一生事业,留恋身后名声的人呀。
我想念尊贵的大人,您在黄仲则生前为他出钱捐官,死后还要周济他那衰老的母亲。您还表达了有德长者之音,要刊刻他的遗著。一个寒士的生前身后,能这样善始善终地关怀备至,听到这种高尚行为的人都会受感动,而受到您恩泽沾溉的人更会刻骨铭心。想来归于泰山的精魂,会向西眺望以表示感恩;送遗骸返回洛浦铭旌招展的行列,饱含满腹辛酸向东进发。况且龚胜逝世时,尚有故人探望;张元伯虽然亡故,却有生死交情的朋友来送殡。今后大家必定会传颂您的高风厚谊,并且勉励他的遗孤,发扬这种风义而祭祀他,这也是一件不朽盛的事。
现在呈上他所写的诗和乐府四大册。他平日与亮吉素有交谊,但持论常有不同,他曾经对我戏言:“倘若我不幸早死,遗集经过你订定,一定会违背我的志趣。”回想他的遗言,不禁令我潸然泪下。现在我不敢草率品评,把原稿都封送阁下,请您与述庵廉使、东有侍读共同删订定稿。就以他的成就来说,已经足以传世,与古人相比,做为一个述作者是毫无愧色的。只是草稿都是他手写的,别无副本,刊刻后希望付给他的遗孤,作为先人遗泽
永久留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