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八闽试卷]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下)模拟考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下)模拟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4)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        B、环堵萧然            堵:墙壁
C、夙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延至余家            延:延迟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3分)
①饮酒歌呼穷日夜                        ②窘极,则以书易米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3分)
译文:                                                                          
② 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6分)
       秋 词                          秋 行
                 唐•刘禹锡                    宋•徐玑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注】嗾(sǒu):教唆。
(1)这两首诗都写秋天,情感基调相同吗?请简答。(2分)
答:                                                                             
(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前两句的艺术手法。(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张鲁派马超援救刘璋,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斗得难分难解,孔明使用反间计,迫使马超归降了刘备。马超利用援军这种特殊身份,骗刘璋打开城门,随及迫使刘璋投降。刘备率军进入成都,百姓张灯结彩,夹道欢迎。刘备占领了西川。(《三国演义》)
    B、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两家六个人: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这两家人为娶葛朗台的独生女欧也妮暗相争斗。葛朗台知道他们为了金钱和陪嫁,才争夺他的女儿。葛朗台借此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欧也妮•葛朗台》)
    C、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珍。贾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然后将他逐出宁国府。(《红楼梦》)
    D、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E、“五•四”运动发生后,觉新和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和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家》)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聋子审聋子”的故事。(《巴黎圣母院》)
(2)聂赫留多夫在监狱医院里见到马丝洛娃,把一张早年的合照送给她。请简述马丝洛娃的反应。(《复活》)
选答(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题目。(6分)
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②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注】周公:周朝的公侯。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
(1)在文段①中,针对统治者,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 2分)
答: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11、根据文中信息,请概括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成因。(3分)
答:                                                                             
1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 ( 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沙漠玫瑰的开放
龙应台
14、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4分)
答:                                                                             
15、有人说去掉第⑩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沈从文的另一面
史飞翔

14、请简析本文引用沈从文的书信和古人的话的作用。(4分)
答:                                                                              
15、文章另一版本的题目是“沈从文的自负”,并且文中“自信”之处皆为“自负”,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合适?(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典故杂咏》的小诗巧藏20个成语典故。请根据示例从其他三联中任选一联写出三个缩用的成语典故。(3分)
沧桑世事见天壤,唇齿衔环今古情。
缘木守株贻笑柄,枕戈尝胆赞英名。
七擒三顾笑汗马,八斗五车能点睛。
投笔击楫钦裹革,移山填海尚鹏程。
示例:颈联  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汗马功劳(汗马之劳),
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画龙点睛。
答:    联                                                   
17、阅读下面一位高三学生参加某高校中文系自主招生的一段自荐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贵校是一所闻名①(xiá ěr)          的文科重点大学,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人生梦想。② 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有广泛、较深入的了解。③ 在去年全国高中物理联赛中,我取得了福建赛区一等奖。④ 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凭着敏捷的反应、犀利的口才、优稚的风度,令对手自愧不如。⑤ 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⑥ 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使贵校倍感荣幸。
(l)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中②-⑥处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 分)
答:第      处(填序号)中的           (标点符号),改为        (标点符号)
第      处(填序号),改为                                            。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0字左右)(7分)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下)模拟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27分)
1、(6分)
(1)锲而不舍               (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又有清流激湍              (4)少无适俗韵
(5)濯清涟而不妖              (6)其喜洋洋者矣
2、(3分)D(应为“延请、邀请”)
3、(3分)B(③不是直接表现,⑤不能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
4、(3分)C(应为“吴敬梓特别痛恨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
5、(6分)①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恒”译对1分,宾语前置句译对1分,句意通畅1分。)
②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倚”译对1分,判断句译对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我返回淮地,将要解开缆绳,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别,指着初升的月亮对我说:“跟你一别,日后见面不可约定。面对这样悲伤的情景,想要写几句话送给你,可是文思阻涩,还是等待他日吧。”当时是十月七日,又过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所写的书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模仿唐人小说写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穷尽读书人的情态,人们争着传抄。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贫困的。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我说:“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敏轩笑着说:“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6、(1)(2分)刘诗的情感基调是清雅(“高雅”“欣赏”“赞美”“昂扬”也可)。徐诗的情感基调是闲适(答“悠闲”也可)。
(2)(4分)刘诗后两句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用“春色嗾人狂”来与秋天作对比,反衬出秋天的清雅素净。(1分)徐诗用了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用鸣蝉来衬托环境的安谧恬静,从而表现人的闲适之情。(1分)
二、(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5分)A C ( A马超告知自己投刘备,劝刘璋投降。并无骗刘璋打开城门,刘璋看到没了依靠,只好听从,也投降了。C“然后将他逐出宁国府”错,应为“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
8、(5分)
(1)卡西莫多因绑架爱斯梅拉达而被捕受审。(1分)预审官是个聋子,他不知道卡西莫多也是聋子,装模作样地把问题一个一个问下去,以为卡西莫多都已经回答了,还叫书记官将被告的口供记录在案,引来了人们的哄堂大笑。(2分)后来司法长官进庭亲自审问,卡西莫多答非所问,怒判他街头示众和绑在广场上的耻辱柱上鞭打。(1分)书记官告诉预审官,卡西莫多耳聋,预审官以为有新罪状,判示众增加一个小时。(1分)
(2)马丝洛娃默默接过(l分),白天忍不住想看(1 分);晚上下班回到房间,用爱抚的目光久久地仔细看照片上的几个人(1分);但当同伴说已认不出她时,她意识到,她的青春已不再,声色生活使她过早衰老了(l分)。想到这一切都起因于聂赫留多夫,她又生出对他的愤恨(l 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6分)
(1)(2分)统治者以善行政,百姓就会从善如流。(或“子欲善而民善”)
(2)(4分)不矛盾。(1分)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1分)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的运用,但更不能违背了德政。(1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1分)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三、(24分)
  (一)(9分)
10、(3分)D(原文是“可能”而不是“必然”)
11、(3分)①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1分)②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时代风潮;(1分)③迎合某些精神空虚的偏爱感官刺激的欲望。(1分)
  12、(3分)①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是因为大众文化领域逐渐迷失方向,迎合低级趣味,主动弃置精神属性;(1分)②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表现在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1分)③观者对文化的信心己受到消磨。(1分)
(二)(15分)
(甲)
13、C E(A项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应该历史地看待事物;B项应是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D项沙漠玫瑰之名是原来就有的,不是作者命名的。)
14、①沙漠玫瑰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很难看。②形状:是一种地衣,松枝形状。③颜色:开放时叶绿色,张开有玫瑰形图案。④生命力:整个浸泡在水里八天就会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复活。(4分)
15、不能删去。(1分)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1分)②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点明、深化中心。历史告诉你,应历史地看待事物,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鉴往知来。(2分)③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构思巧妙。由沙漠玫瑰的开放推及应历史地看待事物的深刻哲理。(2分)
(乙)
  13、(5分)A E(A.“主要是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有误,应是体现在“骨子里”;E.从本段末和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应是充满理解和欣赏)(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引用沈从文书信中认为的自己高出时下的一些作家、作品传播更久远的自我评价,突出沈从文自信的精神面貌,印证作者观点,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2分)引用古人关于书生须狂的话,增强对其自信的赞赏的情感力度。(2分)
  15、(6分)示例一:本文更好。①人物性格中的有抱负、有勇气、有实力和成就,符合“自信”的特征;②文中热情洋溢地评价他的棱角和风骨,对他的言行充满认同和欣赏,不宜用“自负”;③“沈从文的另一面”标题暗示了内容是鲜为人知的一面,引发阅读兴趣。(每点2分,但前面未作出判断扣1分)
  示例二:另一版本更好。①人物性格中的睨视天下、倔强狂放,有一定自负的特点;②作者对他的言行在认同、理解和欣赏的同时,也略有调侃;③“沈从文的自负”标题走出定势思维,更新颖,引发探讨兴趣。(每点2分,但前面未作出判断扣1分)
四、(13分)
16、 (3分)
首联:沧海桑田,天壤之别(天渊之别),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结草衔环。
颔联: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枕戈待旦,卧薪尝胆。
尾联:投笔从戎,中流击楫,马革裹尸,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鹏程万里。
(只选联不给分,选联后答对1个成语给l分。)
17、(3 分)(1)遐迩(1分)
(2)第⑤处的书名号应删除,改为双引号。(1分)
第⑥处,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终身的荣幸”。(1分)
18、(7分)
示例一:这些获奖的“高精尖”作品的背后,不可不说疑问重重。首先,中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自然是好事。但是不管是谁,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考虑科研条件是否成熟。其次,针对中学生本就缺乏科研经验的事实,有关单位应该根据现状,遵循科研规范,合理地设计实验。这样,才可以真正激发中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受到切实的科研成效,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甚至有造假之嫌。
示例一:适当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应予支持与提倡。其一,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有利于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鼓励中学生开拓创新的良好开端。其二,科技创新项目的介入,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大有裨益的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合作探究的精神,为将来进入大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