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0分)
(1)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2)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长, 。(李密《陈情表》)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8)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9)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二)课内文言知识(18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赢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从 B、零丁孤苦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C、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通“座”
D、足以极视听之娱乐,信可乐也 信:确实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宁许以负秦曲 D、臣具以表闻
5、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一项是(2分)(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臣以供养无主
B、寡人之于国也 不拘于时
C、吾尝终日而思矣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D、蒙故业,因遗策 因人之力而敝之
6、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
A、秋毫不敢有所近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璧有瑕,请指示王。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客有吹洞箫者”一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之二虫又何如 B、而君幸于赵王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8、翻译下列句子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
10、下列句子中与“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一句中“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2分) ( )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朝廷因此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译文: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译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赋得岩穴无结构
王由礼
岩间无结构①,谷处极幽寻。
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
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②心。
注:①结构指的是房屋建筑。②芳杜,山间的一种香草。
(1)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写景的?(3分)
(2)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5、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袁绍七星宝刀进府行刺。待董卓躺下,正欲抽刀行刺,却被挑马回来的吕布发现。曹操忙谎称献刀,并借口试马,快马加鞭,逃之夭夭。(《三国演义》)
C. 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欧也妮•葛朗台》)
D.“今差心腹将一人……下一封密书与郡主,只说国太病危,欲见亲女,取郡主星夜回东吴。玄德平生只有一子,就教带来。”
孙权听从张昭计策,设计让玄德用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不知是计,报诸葛亮,后带阿斗随周善而去。诸葛亮派赵云奋力拦截,从周善船上夺回阿斗。(《三国演义》)
E、葛朗台有幸娶了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并通过贿赂的手段从政府手中低价买到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欧也妮•葛朗台》)
16、简单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欧也妮�6�1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父亲,祝福我吧。”她要求道。“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他说的这最后一句话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欧也妮在父亲死后是如何对待拿侬和查理的?她用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做了哪些公益善事?对她的这些做法,周围人持什么态度?请简述。
(2)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忧,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三国演义》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三国演义》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1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四•三)
②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①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③以为直者。”(《阳货》第一七•二四)
【注】①讪:谤毁。②徼:音jiāo,抄袭。③讦:音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
(1) 孔子认为君子与人交往要具备什么要求?(2分)
(2)孔子说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人,这和君子“尊贤而容众”的德行是否相冲突呢?请结合选段回答。(4分)
http://pan.baidu.com/s/1GIan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