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评价《鸿门宴》人物之“项羽”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 张志祥
世人于项羽,或毁或誉。誉者言:西楚霸王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勇猛过人,恪守信义,侠骨柔情,乃铮铮男子汉也。毁者曰: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岂能比刘邦善假谋略,大人大量。现录历代名人对其评价如下: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郦食其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玩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硃刘叔孙传第十三》
●苏询对项羽评价:
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
《嘉祐集卷三·权书下·项籍》
●杜牧对项羽评价: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对项羽评价: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对项羽评价: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曹雪芹(借林黛玉之笔)对项羽的评价: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项羽眼中瞳仁为二)。鲸(布)彭(越)——二人加上韩信,原皆项羽部将,均改投汉王,刘邦得胜后皆被杀害——甘受他年醢(音海,被剁成肉酱),饮剑何如楚帐中”
——《红楼梦》
●毛**对项羽的评价
1.《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项羽有三个错误,如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鸿沟协定,他认真了;建都徐州上,那时叫彭城。
(摘自《毛**圈注史传诗文集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吴仰湘对项羽的评价:
他宁死不渡,不图一己苟存,不想称王割据,以个人的牺牲结束了楚汉战争,成全了西汉的统一大业,避免了南北的分裂,其历史作用不容否定
——《项羽乌江不渡新析》,《争鸣》1992年2期。
●蔡伟对项羽的评价:
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
《鸿门宴史实探微 ———兼谈项羽不杀刘邦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