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八闽试卷] 全国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汇总

福州三中
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
1.请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寥廓(liáo)            长篙(hāo)        颓圯(pǐ)        追溯(sù)
        B.菲薄(fě)            创伤(chuāng)        叱咤(chà)        诌媚(chǎn)
        C.逶迤(wēi)            屏息(píng)        执拗(niǔ)        木讷(nè)
        D.箴言(zhēn)           涸辙,(hé)        港埠(bù)        觊觎(jì)
2.请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
        A.迄今    斑斓    凄婉    踌躇    陨身不恤
        B.喋血    屠戮    偌大    租赁    义无反顾
        C.莅临    吝啬    漩蜗    涟漪    揠苗助长
        D.厮混    肆业    贻误    绯红    跌宕起伏
3.请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过去两周的市场动荡局势席卷了从纽约到悉尼的全球股市;总损失很难确切说清楚,各家媒体报道的数字,诸如市值损失数万亿美元这种骇人听闻的数据可能刺激投资者的情绪。
           B.全国慈善组织受捐额从三至五月的62.6亿元,急降至六至八月的8.4亿元。自六月爆出郭美美事件后,大家降低了对慈善组织的信任,但应承认这种事件只是凤毛麟角。  
           C.上世纪90年代,福州的高楼屈指可数,20层的福日大厦名噪一时。然而8月24日,记者走访五一路福日大厦,发现这栋建筑人去楼空,一名工程人员称,福日大厦将被拆除。
        D.很多人都对自主品牌冲击高端车抱悲观的态度,而长安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则显得非常淡定,说自主品牌高端车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一挥而就。
4.请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                        (    )
    ①近日,被质疑学术造假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谊林,重做了八个“入耳鼠”        证明自己的清白。
    ②今年不少月饼变小变“丑”了,实际上不过是商家在包装上摈弃了奢华,回归了朴素,事实也证明,老百姓对今年市场上的月饼满意度大为改观,       当比往年少了很多。
    ③韩国足协官网宣布,韩国足球职业联盟对涉嫌韩国足坛赌球事件的47名球员        禁赛,但同时还对其中25名曾主动自首的球员设立了2到6年不等的保护观察期。
    A.实验  抱怨  终身            B.实验报怨  终生
    C.试验   抱怨  终生            D.试验报怨  终身’
5.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福建士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默写(8分)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8.或师焉,或不焉,              ,                   。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僮。                   ,形影相吊。
10.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11.         ,愿乞终养!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起不意
        B.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家来贵门
        D.顾计不知所出耳                大行不顾细谨
13.下列加点词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聪明
        B.距关,毋内诸侯            内:通“纳”,  
        C.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看见
        D.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14.下列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道芷阳间行
          A.夜缒而出                    B.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C.使使以闻大王                    D.渔樵于江渚之上
15.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臣死且不避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不如因善遇之一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8.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皆瞋目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处分适兄意
1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沛公安在?
          C.是寡人之过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8.翻译下列句子: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一)
19.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两项是(    )(    )(6分)
        A.葛朗台的弟弟给葛朗台一封诀别信,大致意思如下: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我欠了近四百万的愤,无力偿还;只是查理这可怜的孩子,他已经无家可归,你应当帮助我。这封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对弟弟的去世很是悲哀。’
          B.瑞珏知道了觉新和梅的过去,梅凄楚悲哀的诉说沉重地压着瑞珏温柔敏感的女性的心真诚的同情与对命运的相互理解,使两个女人变成了亲如手足的姐妹。
          C.初次见到查理的那天晚上,欧也妮的祷告没能够做完,因为在祈祷的时候,她想到了自己漂亮的堂兄弟而分了心。
          D.“这时候前一张面庞在他的眼里显得更大了,顺受的.哀求的表情显得更动人。他想安慰她,给她一点东西。可是他想不出他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她。他无意间想到了她的命运。他明白她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觉新,“她”指的是梅。
          E.到了巴黎后,银行家德•格拉桑先生就没有再回索漠,原因除了料理巴黎葛朗台的破产事件需要很长的时间外还有两个,一是他当上丁议员,二是他迷上了剧院的一个漂亮的女演员。
20.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盒,“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剪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5分)




(二)
21.下列对《孟子》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
          B.“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孟子认为舍弃正路而不去走,丢失良心而不知寻求是可悲的。
          C.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仁义之心就叫自暴自弃。
          D.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从选段可以看出孟子忧国爱民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抱负,这是一代圣贤所具备的修养。
22.阅读下列《孟子》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陈臻问日:,“前日子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锰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  ‘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请问这两段话共同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行为准则?请结合语段简要说明。  (5分)

五、
23.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
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的描写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六、
    张平,青州临胸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日:“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予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日: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子近侍之常态欤!
    (选自《宋史•张平列传》)
2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一
          C.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平予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    )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            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            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                    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住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七、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感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
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恬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   
    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
    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昧。
    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选自《散文选刊》2001年第四期)
2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章以人们哼调子的故事开头,直接扣住文题,进而联想到父母亲哼调子的故事和自己哼调子的故事,借事明理,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而易于接受。
        B.本文表示了人们对生活应持有的态度,是一曲积极人生观的赞歌,它鼓励人们要看重生命,热爱生活,这样做就能给自己创造自信,生活得有滋有味。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写人、叙事、议论、抒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侧重从对自己身边之事的感受来谈及人生,以小见大,又逐层深入地阐发道理。
        D.“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那些东西”主要指父母对繁杂生活感到的压力和沉重;此句在文中的意思是:父母面对生活的艰难,却能够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创造自信,变得轻松了。
    E.“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这一句意在比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必须建立在给生命配乐的基础之上;指点人们在生活中永远唱出或演奏激越的曲调。
28.“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29.末尾以问句“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收束,而实际上在文申已经有了答案,请将其概括出来。(6分)


八、
30.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上帝召开了二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好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什么?”
    人说:“你虽然没有赐于我翅膀,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

龙溪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2011.8.28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强横/横暴          铜臭/乳臭未干          船只/只身一人
B.行头/行止        当真/螳臂当车         纰缪/未雨绸缪
C.熨帖/熨斗        方便/大腹便便         露相/抛头露面
D.弱冠/夺冠          几何/窗明几净          竭诚/竭泽而渔
答案:A(A hèng /xiù /zhī  B xíng、dàng/dāng 、miù/móu  C yù/yùn  biàn/pián、   lòu/lù  D  ɡuàn、jǐ/jī、 jié)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高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第一人”,也不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人们关注的焦点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的道德名言,并倡议音乐界封杀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加上之前的孙兴、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成虎,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
A满城风雨        B义愤填膺         C大相径庭          D三人成虎
答案:D(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B.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前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此间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在于“多头管理”。
C.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
D.在朱清时看来,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这种大锅饭式的机制,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答案:D (A “以期”与“挽回了”时态矛盾,不合逻辑。B句式杂糅,应删去“是”或“在于”。C成分残缺,删掉“在”和“中”。)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联系 80后的成长背景
②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③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
④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他们又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
⑤“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
⑥就业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
A.⑤①③⑥④②   B.①③⑥④②⑤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⑥④①②
答案:A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①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②。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③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林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②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③刲(kuī):割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D.会逆阉魏忠贤用事          会:恰逢
答案:B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取谨言之义        ②人有急难之日
B.①或曰瓶窄口而广腹        ②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C.①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②于我乎养生送死
D.①君以布衣叩阍        ②父尝刲股以疗亲痛
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B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承接。C①介词,对②介词,到、在。D①介词,“凭……的身份”;②连词,来)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3分)
① 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② 于我乎养生送死
③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④ 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⑤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⑥ 于是远近士至吳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C (①⑥是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⑤说的是瓶庵带病勉力游览黄山,均不符合“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要求)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自学。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答案:C(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
答案: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② 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3分)
答案: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松茂鹤多和来访者少的对比,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和情?
答案:后四句写了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16分)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墨、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答案:AE(A“漂亮的姑娘本身”是“美的东西”而不是“美”。E“斑马身上的墨、白两种颜色”只能说是构成斑马的“固定的物质条件”,而不能说“颜色决定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答案:D(强加因果关系)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
答案:前一个“味”是指人的味觉所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后一个“味”是指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6—18题。(15分)
傻牛然
    牛然是我们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的。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
    “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那么使劲,让自己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做值日。”次日早上,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不知道,那只是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偶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把老师教课用的书本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小乌龟。老师发现,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搞的?”全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干的?你说谁,肯定就是谁!”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身,目光同样扫视大家。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不知道。”牛然老实地向老师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是这样回答,他肯定就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一片。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在了前头。他几次摔在沟里,一身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直带回家。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老师分配了我们谁该带什么,是锅,是碗,是米,是面……下课了,大家蜂拥到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和碗,米和面,油和醋……把他们家的东西都背来了。东西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汗水。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巡视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牛然的样子,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惭愧。
    中学快毕业时,我们又长大了一些,多少懂得了一点人世间的道理。一次选班长,大家不知为什么,举手选的竟然都是牛然,特别的一致。老师看着我们齐刷刷的手臂,眼里含了泪花。我们也被自己所感动。我们知道,牛然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牛然更不是班上最聪明的。甚至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他是班里最笨,学习最差,做人最傻的。但我们却诚恳地愿意选他。
    老师说,今后你们谁愿意帮助牛然做事?大家的手又都齐刷刷地举起来,我们都愿意帮助牛然。牛然是个班长,但班长的事,却由我们去做。
    多少年过去,我们还时常想起牛然。想他的微笑,想他背着一身的锅碗瓢勺,想我们为什么要选他当班长。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时我们反而爱选牛然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上司。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甚至有的是。可我们不是担心,就是害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曾出现过与牛然相似的人。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至少我们希望能从某个人的身上,看到与牛然相似的影子。我们喜欢牛然。
    我们自然不是看中牛然有点傻,而是他的善良,和从他身上,让我们一再品味到的对生活的那种真诚与待人的厚道。无独有偶,在世界许多显赫的行业,重要的领域里,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总经理,掌管大印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人反而更像我们的傻牛然。
    为此,很多人大为惊奇,深感疑惑。总是发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家掌权?甚至背后要去悄悄地了解他的阅历,问他曾经几何,做过何等的伟业。其实不必问了,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会喜欢像牛然这样的人。不必担心,牛然的事,大家都会帮着去做。
16.请分条概括小说中牛然的个性特点。(4分)
    答案:①敦厚善良,②俭朴诚实,③乐于助人,④不计得失.
17.从结构上看,作者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现牛然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答案:①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通过具体事件写牛然的傻,同学们对他的捉弄,老师的责怪,最后再写大家对他的认可和拥戴。②这样写使人物前后境遇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以深刻印象;情节上,造成跌宕,更引人人胜,发人深思。
18.这篇小说以“傻牛然”为题,赞美了牛然这样的傻人,有人认为小说主题深刻,包含了生活的辩证法;有人认为,小说主题虚假、平庸,不利于弘扬正气。请选择一个方面,联系实际,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答案:观点一:牛然貌似很傻,其实忠厚善良,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大智慧。这种人虽然表面看并不出众,但他们吃苦在先,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的品质和胸怀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素质的体现,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精神更是成就大事的人所必备的。
    观点二:牛然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老好人,他的忍辱负重并不会使蓄意捉弄他的人觉醒惭愧,他的吃苦精神也不能弥补实际能力的欠缺,生活中这类人也不应该得到重用;如果得到重用,也无助于团队的进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19—21题。(15分)
霍尔金娜:她超越了体操                                       
贾冬婷
①“我环顾四周,现在却不能发现任何一个闪露光芒的体操选手。这些小女孩没有我的阅历、我的成熟以及我奉献给观众的愉悦。”这是霍尔金娜的自我宣言。
②的确,霍尔金娜让体操超越了胜负,超越了技术,而变为一门艺术。人们说:“霍尔金娜不是运动员,她是名出色的演员。”
③当启蒙教练第一眼看到4岁的霍尔金娜时,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个小姑娘比同龄人高出一头,在体操界这绝不是什么优势。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身材不高、爆发力超常、有“小钢炮”之称的美国体操运动员雷顿,一鸣惊人地夺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后,女子体操开始向高难度、男子化方向发展。而身高腿长就意味着腰腹力量不足,腾空旋转速度慢,稳定性差,动作难度难以提高。
④直到7岁,在家乡的一次选拔赛上,霍尔金娜遇到了来挑选人才的著名教练鲍里斯•皮尔金。霍尔金娜还记得那天的情形:“他问我是否怕他,我说是的。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的眉毛与猫头鹰的一样。他大笑。”那以后,这对师徒就没有分开过。皮尔金发现了霍尔金娜与众不同之处:一个动作只要示范一遍,她就能在几小时内学会,而且她漂亮、优雅。他开始把精力花在塑造这个骨瘦如柴、脾气倔强的小女孩上,他在期待某种奇迹的发生。
⑤国家队终于向霍尔金娜敞开了大门。皮尔金教练一直让她相信身高是她的优势。“在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平衡感不好的电线杆,但我有一个神奇的教练,他懂得创造另一种形式的体操。”霍尔金娜用尊敬的口吻向我描述她的教练皮尔金,“他不是用话语而是用行动让我变得自信,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觉得我是最美的。他给我设计的动作也是最复杂的。没人像我们这么有创造性,我们在一起装点体操服,比如在胸部和腰部,这让我看上去更加光彩照人。”
⑥1994年,霍尔金娜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只有15岁的她用一块欧洲锦标赛的银牌,粉碎了人们对她身高的质疑。随后在第二年于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她完成了“马尔凯洛夫”腾越。此前,没有人相信女运动员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回忆起第一次品尝胜利喜悦的时刻,霍尔金娜说:“我觉得世界就在我脚下。我想赢下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⑦《高跟鞋体操》,霍尔金娜如此命名她刚刚出版的俄文自传。她对我解释说,这是形容她体操的高难度,除了她无人能够完成,“就像高跟鞋上的体操动作——美丽与危险兼具”。
⑧霍尔金娜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丽,她懂得在比赛中适时地运用这种美丽。观众与其说是在看她比赛,不如说是在看她表演。不管是自由体操、平衡木,还是跳马、高低杠,她那轻盈的腾跃、优雅的造型,好像使体操比赛失去了竞争的含义,而变得如此赏心悦目。
⑨“所有人都应该在比赛时听到霍尔金娜的名字抖一抖,要不我干吗不断地回到赛场上?”霍尔金娜宣称。她的体操秘密就是技巧和她的双腿。她从来不怕挑战高难度动作,甚至把它当做一种乐趣。成绩证明了这一点——霍尔金娜是迄今唯一一个在所有体操项目上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动作的女子选手。
⑩1996年,17岁的霍尔金娜取得了她人生中里程碑式的胜利——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她回忆说:“在高低杠比赛的前一天,我决定加入一些新动作,这很冒险,但如果成功了,我就能赢得胜利。我决定那么做。第二天,我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动作,我成了奥运冠军。尽管美国观众不断地尖叫、跺脚,但我没有让他们得逞。走上赛场的那一刻,我觉得地板都被他们跺得好像在震动。”
⑾但是对于一个女子体操运动员来说,17岁,往往被视做要退场的尴尬年纪。她离开体操一个月之后,又重新回到练习场。她说:“我想做一个榜样,我明白我还没有完全释放我的能量。放弃是荒唐的,就像一棵树苗才刚刚长到齐腰高,可以枝繁叶茂,还应该开花结果。”
⑿重新回归的霍尔金娜势不可挡,她在1997年获得了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这让她夺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希望之火越燃越旺。而比胜利更重要的是,霍尔金娜超越了体操的传统观念:她证明了体操是能长期保持状态的一项运动,完全用不着在17岁就退役。她还改变了人们对女体操选手身材的看法,高大的选手照样可以完成复杂的空中旋转动作。
⒁“体操是我的生命。”霍尔金娜说,“我为体操付出了许多,但体操也同样给了我回报。无论如何,我总有离开的一天,就像我最初加入这项运动一样。许多年以后,我希望大家依然能够记得我——霍尔金娜,那个曾经为体操运动带来荣耀的女孩。”
(选自《读者》2008.17 有删改)
19.本文多处直接引用了传主的原话,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①使本传记更加真实、准确、可信;②直接表现传主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传主的性格;③使传记更具故事性,增强了传记的可读性。
20.按照一般逻辑,霍尔金娜应该说体操给自己带来了荣誉,可她却说自己是“为体操运动带来荣耀的女孩”,霍尔金娜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①她证明了体操是能长期保持状态的一项运动,无需在成年前退役;②她证明高大的选手照样可以完成复杂的体操动作;③她在所有体操项目上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④她使体操比赛变得赏心悦目,犹如优雅的表演。⑤她使体操超越了技术,而变为一门艺术。这一切都超越了体操的传统观念,为体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她才会有如此自信的自我评价。
21.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霍尔金娜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联系全文谈一谈。(6分)
    答案:霍尔金娜的经历启示我们,要走向事业的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充满自信;需要良师指导;要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要富于创造性,勇于创新;绝不能轻言放弃。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6分)
英国电信局准备实施新规定,在所有青少年节目中禁播含有高脂肪、高盐分和高糖分食品的垃圾食品广告,以便遏制儿童肥胖现象。这一项禁令还会扩展到青少年观众占到一定比例的其他电视节目。
电视行业担心,这一禁令会导致广告收入下降,从而使青少年节目减少。但一些健康专业人士和反肥胖运动者却说,英国电信局的这项新规定还不够彻底。他们呼吁,在每天晚9时前禁止播放所有垃圾食品广告。英国医学协会的薇薇恩说:“我们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比广告收入更重要?”
答案:英国电信局欲禁播儿童垃圾食品广告。(英国电信局2分, 禁播2分, 儿童垃圾食品广告2分,共6分)
23.艾佛山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
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的一笑。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60字;(2)要求有细节;(3)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分)
参考示例:
1、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眼睛笑眯眯的眯成一条缝。
2、一位三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的手指间欢快穿梭。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首尾相继的车队所形成的那种。
评分标准:(1)主题必须是“幸福”,1分;(2)有细节描写,1分;(3)修辞手法,2分;(4)语言连贯,1分;(5)字数1分,少于60字,每少10字扣1分。注意:此题不作仿句方面的要求。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9月,两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嘈杂、凌乱的屋子里翻唱汪峰的《春天里》。沙哑沧桑的声音让这段视频走红网络,网络转载破两百万。“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很多网友都被他们的经历和歌声中的苍凉所触动。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似或者类似的经历,“旭日阳刚”的执著是他们所没能坚持的,“旭日阳刚”的今天是他们曾经向往的。在鼓励、支持“旭日阳刚”的同时,很多人都在找寻、激励着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春天”。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也生活在自己的“春天里”,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请以“活在春天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或对此的看法,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参考:①“活在春天里”这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结合材料学生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其象征意义——“看到希望”、“执著追求”、“要有梦想”、“敢于抗争”等;②要求考生结合自己或社会生活谈谈认识、看法。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认为瓶庵有才德。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 ”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 ”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