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八闽试卷] 三明一中2012届高考模拟试卷

三明一中2012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3)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4)             ,             ,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③政以贿成,吏朘④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⑤,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⑥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⑦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⑧,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⑨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⑩,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④朘(juān):搜刮。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⑧贪墨:贪财好贿。⑨率:轻率。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       恤:忧虑
  B.然仆筹之审矣           审:周密
  C.恐亦无以逾此矣         逾:超过
  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贷:推卸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作者对“贿政”之弊论述的一组是(3分)
  ①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
  ②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③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④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⑤官民两足,上下俱益
  ⑥吹求太急,民且逃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批评了宋阳山为政不作为,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事例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3分)
  译: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越 台 怀 古①
  [元]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②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注】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②风尘:此处指污浊的场合,即指官场、腐朽的上层社会。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A.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并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奋勇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B.觉民把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的消息告诉琴,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家》)
  C.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成立了一个银行,吴荪甫此举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由于股票生意利好不断,他又低价收购8个小型工厂,经营生活日用品。(《子夜》)
  D.有一年,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他把玛丝洛娃诱奸了。临别时,他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就到部队去了。玛丝洛娃怀孕被发现后,不得不离开了女主人家。(《复活》)
  E.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欧也妮•葛朗台》)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葛朗台老头让女儿在什么文书上签字?
  (2)《红楼梦》中有一个“毒设相思局”的故事,设局者是谁?为什么要设这样一局?结果如何?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③也。” (《论语•颜渊》)
  【注】①矜:庄重。②道:引导。③辱:受辱。
  (1)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孔子的“交往”原则。(2分)
  答:                                                            
  (2)对待朋友的错误,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忠诚地劝告他就可以了?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 读 即 享 受
  岳洪治
 
11.本文谈的是愉快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段陈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呢?(3分)
  答:                                                              
12.从全文看,“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作者认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买  水
  陈永林
 14.德贵的五个儿女用德贵生前省下的钱,把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小说最后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5.鄱湖嘴村的村民不按旧俗“买水”折射出鄱阳湖风俗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的小屋
  ——忆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
  罗俞君
14.作者为什么会意识到,《我的小屋》“将会是一本对中国现当代出版史有独特价值的书”?(4分)
  答:                                                            
15.作者是如何表现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目前,我国收藏者人数已递增至不少于7000万以上,全国的收藏媒体已经有50多家,古玩市场也达到了60多个。其实,爱好收藏并不是什么坏事,收藏可以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明。对个人来说,收藏能yí(   ①  )情养性,满足人的求知和审美等精神需求。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如果收藏热过了头,就会走入误区,与收藏的初衷    ②    。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答:                                    
  (3)文段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1分)
  答:                                    
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合理。(3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你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                     。
  答: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唐诗遇上宋词,李白邂逅柳永,不同朝代、作者的诗词中的句子搭配在一起,意外却又,蔓延在时尚界的混搭风以戏谑的面孔吹进文字游戏的圈子。近日,以对古典诗词作现代理解而出名的作家安意如,在清华大学一场关于古代诗歌的讲座上提到“混搭诗词”时,却认为其“哗众取宠”,纯属游戏。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 (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三明一中2012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1)善假于物也   (2)惟吾德馨   (3)余独好修以为常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政通人和(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2.D(贷:饶恕。)
  3.B(①是宋阳山所论  ⑤是惩治后的得益  ⑥是他人议论)
  4.A(作者对宋阳山进行勉励和安抚,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意在说明改革弊政、让老百姓富足的正确性。)
  5.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足”、判断句式译对各给1分。(2)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以”“恤”译对各给1分。〕
  [参考译文]
  您来信说苏州和松江的田赋不均衡,存在着侵害欺凌和拖欠的现象,读了让人对此感到愤慨。您凭着非凡的才智和勇气,真诚地做事,(此时)正当英明的皇上开始综合考核的时候,您不在这个时候清除这些陈旧的弊端,为国家建立更长远的政策,那还能等什么人呢?至于那些诽谤议论都不值得忧虑。(再说,)即使是我最近的一些做法,也有人评论办事过于急躁严刻。然而,我这样做的考虑是很周密的:孔子对于政治,也说先要让百姓吃饱饭;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也说礼义是从富足中产生出来的。
  从嘉靖以来,掌管国家的人行政,不行贿就办不成事,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来讨好有权力的人。而接着执掌国家大权的人,却又实行一律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造成拖欠税赋汇聚(的局面),而变成为豪强兼并的私产。权贵一天天地发富,王侯一天天地贪婪,国家匮乏、百姓穷困,毛病确实在此。我私自认为不行贿就办不成事的弊端,容易治理;而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弊病,难以治理。为什么呢?行贿办事的现象,只须惩处贪腐即可;至于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依仗法律的权威为自己谋取私利,割剥国家的财富以肥私,就是如您说的那个样子。地位高、权势大的人,田地多至七万顷,粮食多至二万石,又可以不按时交纳赋税。在古代,大的诸侯国的公田有三万亩,现如今有些王侯的田地比古代大诸侯国多出数百倍,能达到几万顷,国家哪里还不贫穷呢?所以,我现在约束和勉励自己朴素,杜绝贿赂,彻底地惩治贪财好贿,这都是用来救治贿政弊病的举措。清除旧的弊病,清理拖欠税赋,严厉治理欺凌百姓、包揽代纳赋税的邪恶行为,这都是用来救治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举措。贪财好贿的贪官减少了,那么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个人侵占的渠道封闭了,那么公家就会强盛。所以惩治贪官是用来使百姓富足的,清理拖欠是用来使国库充足的。国家和百姓两边都富足了,上面和下面都得到好处,这就是用来壮大根本的谋略,建立安定国家的策略,倡导节俭的社会风气,兴起礼义的教化,大明天子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治理好天下。(这样一来,)即使让孔子当国相,又由子路和冉求来辅佐,恐怕也不会比这做得更好!
  现在有言官轻率地说:“(清理拖欠)翻老底求取太急,百姓将要逃亡,与朝廷为敌的大概就会是这些人。”这都是奸人在摇唇鼓舌企图动摇皇上的决心。这种说法可以愚惑不明事理的人,却不能用以欺骗明白通达的人。(他们所说的)百姓逃亡将要作乱,都是因为贪官盘剥下面而上面却不加以体恤,豪强对土地加以兼并让百姓贫穷而流离失所所造成的。现在那些侵夺欺侮他人暗地占有土地的都是权贵豪强,不是平民;而我制定的法律所施加的对象是奸人,而不是良民。清除暗地占有(土地),那么百姓可以免除担保赔偿的拖累,能够守住自己的本业;惩处贪财好贿,那么民间就没有剥削的侵扰,百姓就可以在田里安心耕作。像这样,百姓将会立尸而祝祷,他们为什么要逃亡呢?您博通书籍,探究古往今来国家安定作乱与兴盛灭亡的原因,哪里有为官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田赋均匀公平而招致作乱的呢?所以,所有这些话,都是奸人的鼓舌用来动摇皇上的。希望您能够坚持当初的心志,不要被流言所迷惑。从前宰相不为忠于君国计虑,顺从私情纵容私利,甚至用车运送千万金到自己的家里,(当然)就会被人任意摆布了。
  现在皇上幼小,我以一身担当天下的重任,只要有利于国家,革除弊政,能够成功,即使家庭破败,肝脑涂地,我也决不退让,我的决心哪里是这些毫无意义的没有根据的议论可以动摇或夺去的呢?您只管按照法律行事,如果有敢于阻扰国家法律、伤害担任大事臣子的人,国家法律制度都很完备,一定不会(对他们)宽容饶恕。
  6.(1)本诗通过怀念汉闽越王,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舒的苦闷。
  (2)这首诗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如颔联和尾联分别以傍晚时分站在山上所见到的凄凉秋景,来抒写自己内心的哀伤,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7.A C(A.①“孔明”应是“张飞”;②“严颜一马当先,奋勇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应是“严颜所管辖的地方都望风归顺”。C.吴荪甫此举并不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同时,也不存在“股票生意利好不断”。)(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欧也妮的母亲去世,根据法律规定,欧也妮将继承母亲的财产,这使葛朗台寝食不安。葛朗台让公证人起草了欧也妮自动放弃继承权的文书,希望女儿能顺从地在文书上签字。
  (2)王熙凤。因为贾瑞想打凤姐的主意,凤姐就故意勾引他,让他钻入穿堂冻了一夜。贾瑞不死心又去找凤姐,于是凤姐又约贾瑞晚上到一间空房子里等候,并派贾蓉、贾蔷去捉弄他。他还不得不给贾蓉、贾蔷各写了一张五十两欠契,最后贾瑞一命归天。(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人物的译名可酌情放宽要求。)
  9.(1)与他人交往要保持“适中(度)”的关系。
  (2)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讲究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的问题。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这是“信”的要求。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因为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②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10.B(A.文中说“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读书辛苦”只是原因之一。C.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是愉快的阅读。D.“不管什么时候”不严密,做功课、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未必都是快乐的。)
  11.从文章内容看,“好书”是与愉快的阅读密切相关的,读“好书”是愉快的阅读“必备”的条件,因此作者在陈述愉快的阅读时有必要阐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从文章结构看,文章在阐述了为什么要愉快的阅读、什么是真正的愉快的阅读之后,就进一步谈怎样实现愉快的阅读,这样,文章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2.①没有功利性(或“不慕荣利”);②所读必须是自己喜欢并可以使自己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
  (甲)
  13.A E(A对这种风俗,作者并无褒贬。E.小说并没有展示“七根这位普通人贫穷的一生”,“暗示”一说也不符合小说的主旨。)(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表现德贵的五个儿女通过这件事认识到道德褒贬自在人心,因而用老人生前省下的钱做公益事业,这也说明“买水”这件事对后代所产生的影响。(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5.鄱湖嘴村的多数村民不按旧俗“向子孙多而且都有出息”的德贵家“买水”,而向贫穷且“儿女不全”的七根家“买水”,(指出变化的现象,2分)反映出虚无的“风光”“福气”再也不是人们的欣羡和追求,只有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新风尚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揭示变化的内涵,2分)可见,这个故事折射出鄱阳湖风俗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点出变化的本质,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乙)
  13.AE(A.“这使他不愿再接触工程学”说法有误,“告别了工程学”“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是“随着战争与革命的开展”,他没有机会再接触工程学。E.文章并没有展示陈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因为《我的小屋》的作者陈原先生经历并见证了中国现当代出版的发展,(2分)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我的小屋”展开叙述可以使人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窥见整个中国现当代出版史。(2分)(意思对即可)
  15.作者借助陈原先生的自传《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的书名和这本书最后的话,描述了他在“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3分)全文以小屋为线索,通过陈原先生小屋的变换,展示了他作为翻译家、语言学家、出版家、作家的人生轨迹,令后辈把尊敬的目光投向这样的前辈,并表达了作者对陈原先生深深的怀念。(3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6.(1)怡   (2)背道而驰   (3)删“不少于”或“以上”。
  17.示例: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每一片花瓣都有百花的芳香,每一个雨滴都有云朵的味道。∥每一颗砂砾都有大地的性格,每一颗星星都有宇宙的奥秘。
  18.
  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诗词混搭现象是对古诗词的不尊重。诗词存在着内在的韵律感,而拼凑起来的除了押韵之外,平仄一概不管。而且古诗的意象是很完整的,无法割裂。对熟悉诗人风格的人来说,即使搭配得很巧妙,内在情绪还是断裂的。以这种搞笑、肤浅的方式来解读古典诗词和文化,这是不珍惜民族文化财富的行为,也是对古诗词的不尊重,而且对青少年还有误导的可能。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诗词混搭现象体现了年轻人思维活跃的特点,可以使我们重新回忆起一些已经被淡忘的古诗词。以这种调侃、娱乐的方式来解读古典诗词和文化,写作者通过创作混搭诗词获得了一种创作的快感, 读者也从阅读混搭诗句中获得了一种阅读上的快感,也有利于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再者,古代就有这种串诗集句现象,只是现在被网友们混搭得更多,流传得更广而已。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未尝不可。
  示例三:诗词混搭现象只是现在年轻人的一种调侃、娱乐,只是一种游戏。读者既从阅读类似的混搭诗句中获得了一种阅读上的快感,写作者也通过创作混搭诗句达到了自己吸引别人眼球的目的。大家听了会心一笑,对古诗词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没有很深的文学意义。当然,只能是乐一乐,但如果成为一种商业炒作或者大趋势,对古诗词的真实内涵就会产生副作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