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红杏枝头春意闹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9-24 15:33
标题: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
江南的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竞艳,一派盎然生机。众芳园里,杏花又以它独有的妍姿丽质,为春日的江南平添了几多诗情画意。当梅花落后,杏花犹自\"殷红鄙桃艳,淡白笑梨花,落处飘微霰,繁时叠乱霞\", 真可谓\"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数杏花\"。而叶绍翁的千古绝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树红杏出墙来\",更让红杏成了动人春色的化身。杏花开时,常值江南春雨绵绵之际,于是杏花又和江南春雨结下了不解之缘。岂不闻\"杏花消息雨声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春雨江南\",又是怎样一幅鲜润明丽、如梦如幻、诱人遐思的江南春意图呀!
杏在我国已有25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了。春秋时管仲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有\"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的记载。我国古代农书《大戴礼记•夏小正》曾述\"正月,梅、杏、篱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可见杏早在公元前即已成为庭园树木。
杏是蔷薇科的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5-12米。花单生,有香气,先叶开放。花瓣白或稍带红晕。花期3-5月。核果淡黄至黄红色,6-7月成熟。因果形似梅,故杏又名\"甜梅\"。杏可植于庭前墙隅,道旁或水边。亦可群植、丛植于山坡、水际,还可作沙荒及荒山造林树种,为我国著名观赏树木。
杏花色可变,含苞时嫣红,开后逐渐变浅,落时纯白。故而一树杏花,红白辉映,各呈其妍,秀色难摹。难怪诗人云\"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了。杏花还有些异色的传说。如《酉京杂记》载:\"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相传古代尚有黄色杏花,亦属杏中珍品。
杏花朵繁艳。盛开时,满树娇红嫩白,簇云凝霞,光华夺目,蔚为壮观,衬托出无限春光。及至风吹花落,枝上红霞耀眼,树下白雪铺地,\"霏微红雨杏花天\",又是另一番动人景象。
杏花香宜人。 \"清香如宿雨,佳色出晴烟\"。\"行穿小径寻晴朵,自挽芳条嗅嫩香\"。一个 嫩字,极妙地描述出杏花香气之清新淡雅,若有若无。更有人赞誉杏花为\"活色生香第一流\"。
因生长强健,适应性强,杏花在我国久已广为栽培。既在江南春雨中酝酿缠绵情思,又在北国春风里展露迷人风采。在我国的以杏命名的地方也很多。江西庐山有杏林;山东孔府有杏坛;山西则有以产汾酒著称的杏花村。而杜牧《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指杏花村究竟何在,时至今日,仍令安徽贵池人与湖北麻城人为此争论不休。杏花经久不衰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传唐代皇宫内有杏园,每于\"大比之年\",把新榜进士请到杏园赏花,叫作\"探花宴\",还封其中的\"少俊之人\"为\"探花使\"。足见当时上层社会珍视杏花的风流时尚。而民间对杏花的喜爱也丝毫不为逊色。古时妇女多好以杏花作头饰。有道是\"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自古有关杏花的传说典故也颇脍炙人口。据《庄子。渔父》载:\"孔子游于缁惟之林,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孔子曾于讲学之地广植杏树,山东曲阜有杏坛遗迹。后世因此把教坛誉为杏坛。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治病从不收钱,只让病人愈后植杏树以代酬金。病症轻者种一株,重者5株,数年后,杏树已蔚然成林。后世即以\"杏林\"颂赞良医。宋代宋祁只因其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一个\"闹\"字用得隽妙,被人称为红杏尚书,一时传为佳话。
杏不但是名卉,亦为佳果。杏生食,甜酸适口,还能润肺定喘、生津止渴,尤其适合咳嗽烦渴,食欲欠佳者食之,但又不宜多吃。《食经》上说\"不可多食,生痛疖,伤筋骨\"。除鲜食外,杏还可以加工成杏脯、杏干、杏酱等美食。另外甜杏仁是一种美味干果,还可制成奶油杏仁、杏仁糕、杏仁茶等食品。杏仁还可榨油,油色透明,清香可口,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亦为优良工业油。早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已提到\"杏可以为油\",\"杏子仁可以为粥\"。在《汉书》上还有教民煮杏酪的记述。苦杏仁辛、温,有小毒,具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之功,可治外感咳嗽、肺虚久喘、暴下水泄、积痢、诸疮肿毒等症。杏果和苦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甙,具抗癌防癌的功效。据说在世界\"长寿之国\"斐济及居住在喜马拉雅山麓的人均寿命90岁以上的一个名叫\'洪扎\"的部落中,尚未发现癌症患者。其健康长寿的奥秘之一是这两地居民都有吃鲜杏、杏干、杏仁的习惯,此外还用杏仁油作调味品。
我国是杏所故乡,各地优良品种很多。果用杏中,河北香白杏和\"串枝红\',北京水晶杏和黄魁杏,山东\"关爷脸\"和\"胭脂瓣\",甘肃金妈妈杏和大接杏,陕西大梅杏和曹杏,山西的\"脆扁担\"和\"砂金红\"等均颇负盛名。而仁用杏中,北京门头沟出产的\"柏峪扁\",新疆库车的\"克孜尔苦曼提\",河北的\"一窝蜂\",\"龙王帽\"等俱为名品。
杏的果实一般不大,但也有例外。古有\"大如梨、黄如桔的金杏和实大如拳的拳杏,三果即重一斤。兰州的大接杏,陕西礼泉的大梅杏,常6-7个就有1斤,最大的1个就重半斤,殊为可爱。
欢迎光临 心雨论坛 (http://huapei.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