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教学理论] 新课标下语文“积累”面面观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9-24 15:33     标题: 新课标下语文“积累”面面观

我们知道,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积累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着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诚所谓“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离开积累,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巩固。



当今不少高中生在积累方面用功不足,量和质都比较低,口头或书面表达表现出的语言的粗鄙化,阅读鉴赏品位的低俗化,情操志趣的委琐化,对传统经典的陌生化,无一不与语文积累的贫乏、浅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我们迎来了一个浪潮汹涌的信息时代,在检索信息上,网络技术虽然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如虎添翼,但是这些海量的纷繁的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的外物。如果我们不重视积累,不重视筛选、提纯、消化、吸收,涵蓄,依然不能内化为我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当代语文学习者要培养自己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



语文积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语言积累。语言积累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掌握最基本的文字符号,积累大量的词汇等。积累语言材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规律的积累。通过听、读理解语言,通过说、写表达思想感受,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关键。三是语言典范的积累,如记诵古今中外精彩的语段、篇章等。语言典范往往包蕴着丰富的语汇、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还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律的成功范例。积累语言典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



除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反映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语文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不只是掌握语言文字。语文素养越高,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就越紧密,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性就越强,纯语言文字占的比重反而会越小。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这种综合的语言文化素养。可见,丰富文化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当前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主要是强调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滋养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人文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文化积累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了解一定的文化常识,阅读欣赏一些优秀的人文作品,感悟优秀的文化精神,领会科学的人文研究方法。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是锻造学生文化品格的重要武器。



生活积累也很重要。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理解得深,需要这样的积累;作文写得好,更需要这样的积累。另一方面,语文又是生活的工具,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生活,更好地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语文工具的操作性教育,还要加强语文工具的目的性教育,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最终能够有效地运用语文工具更好地生活。生活积累无需孤立地进行,语文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生活观察、思考的有心人,生活积累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积累是一个过程,可作纵向的考察。摸清积累过程的内在规律,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的关键。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没有积累的奠基,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积累是高中语文课程五级目标中的第一级,是基础。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



在阅读鉴赏中积累,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



积累又是一种态度。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态度是第一位的。一个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者,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成功的意义。关于积累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先哲已有相当多的精辟的论述,比较典型的可能要数荀子,他在《劝学》中说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及时梳理、整合,去伪存真,弃粗留精,推陈出新,才能建构起知识系统。第四,积累是为了调度,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而在于涵养,在于充实,在于提升。如高中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的学习,需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背诵就是一种积累,经由背诵,使经典积淀、内化为我们的经验。最后,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很少”,积累的贫乏,使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梗阻。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一个生命繁衍的过程。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语文学习的生命才由稚嫩走向成熟。




欢迎光临 心雨论坛 (http://huapei.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