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教学理论] 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激励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雨    时间: 2009-9-24 15:32     标题: 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激励艺术

新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教师们使用表扬与鼓励非常的频繁。通过对这则案例的思考,给我以许多有益的启示。笔者以为,除了要对现行的表扬和鼓励艺术进行反思和扬弃之外,新课程环境下的教育激励还应赋予新的内涵。

  一、关注精神世界,做学生心灵成长的“护育人”。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生高度有效的作用。”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做学生心灵成长的“护育人”就是指让我们的教育激励能够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精神”等非理智的世界。实践中也有调查研究证明,得不到学生认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往往是没有情感共鸣、不予接纳学生、喜欢训斥、批评,甚至惩罚学生,态度苛刻。而得到学生高度赞誉的老师,他们的教育往往是能跟学生共情、接纳学生,喜欢鼓励和信任,愿意与学生交朋友,善于倾听等。我想这就是教育者是否触及学生情感世界的差异造成的不同结局吧。

  二、修炼指导艺术,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归因理论中的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成功倾向的学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要强调他们的成功来自勤奋和刻苦,而失败是因为用心和努力不够。同时,我们的回应表达中要对学生的努力、帮助、学习、成绩等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我们的话就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修炼指导艺术,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就是反对把学生的进步简单地归因为“你真聪明”、“你真棒”、“你能行”等,从而让我们的话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认识。

  三、提升自我修养,做教育路上的“有心人”。

  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上从来就没有无所谓的小事情。”教育是心灵的事,是细腻、细心的事,教育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的事。更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要修养一颗细心,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倾听学生的故事,能够以敏锐的体察感受学生的情感,能够以丰富的表达回应学生的心灵,能够给学生的成长以方向和力量的引领。这就需要老师冷静、大度、细腻、宽容、热情等等,事实上,这一切就是教师的心态修养,就是教师的人格修养。这样,当我们老师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而细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避免以粗糙简单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了。




欢迎光临 心雨论坛 (http://huapei.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