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八闽试卷]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考前热身训练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5-5-14 20:36
标题: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考前热身训练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考前热身训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夜深忽梦少年事, 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夙兴夜寐, 。(《诗经·氓》)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6)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卖酒者传
【清】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3分)(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招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
译:
(2) 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按要求答题。(6分)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借田猎之事坦然接受众人高呼万岁,关羽欲杀曹操,被刘备劝阻。后来刘备解释是因为“投鼠忌器”,怕伤了献帝。(《三国演义》)
B、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后,觉慧觉得恐怖和绝望,情绪非常激动,抓自己的头发,并摇着剑云的肩膀追问鸣凤的死因,他为自己没能保护好她而感到愧疚,更对造成鸣凤之死的封建家庭感到深切的痛恨。(《家》)
C、贾政扶着贾母灵柩安葬到金陵后,回家路上,贾政接到家信,证实被赦复职,心生喜悦;但看到信中言及宝玉出家,不免悲从中来。(《红楼梦》)
D、欧也妮看了夏尔的两封信:一封是给他女朋友的信,信中说明要与她分手;另一封是给朋友的信,信中希望朋友帮他卖掉自己的藏书、家具、车辆、马匹等等,用以还债。(《欧也妮·葛朗台》)
E、爱斯美拉达到广场上跳舞,引来了人们的喝彩。克洛德一看到她,竟怀疑自己是看到了天使,火精,仙女,他一下子就爱上了她,决定叫卡西莫多把她弄回来。(《巴黎圣母院》)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检察官以什么理由判玛斯洛娃有罪?判决结果如何?聂赫留朵夫做出什么决定?最终又有何结果?(《复活》)
(2)吴老太爷死时,吴孙甫面临怎样的处境?后来为了更好地解决资金问题,他做出怎样的决定,结果如何?(《子夜》)
选答(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文后题目。(6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1)根据上面材料说说儒家认为怎样的行为是“无耻”的?(3分)
答:
(2)结合上面文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行已有耻”及孟子耻辱观。(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读即享受
岳洪治
①国人自古就有尊重知识、鼓励耕读的传统。读书人每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勉励自己。然而,如果认真想一想,这个话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勤学苦读,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一个“苦”字,势必会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尚未接触便远远地避开了。这些年来,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而认为读书辛苦,不如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来得痛快,也是使一些人疏远书本的一个原因。
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④国人向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想人生的目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都应该是毕生躬行的事。如果说,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那么,愉快的阅读,也应该成为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除去年少时做功课,年长后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因为不得不读而难免枯燥乏味之外,我们的阅读,都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是一种享受。具体而言,愉快的阅读,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那种读书。假如是汲汲于职称、汲汲于做官、汲汲于炒股盈利而读书,纵然你读得很努力、很见成效,但是,这阅读的过程也是很难愉快的。
⑤然而,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所读的书,必须是你真正喜欢的书,是可以使你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因为只有阅读这样的书,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你才会因为阅读的愉快而进入“欣然忘食”的高境界。
⑥在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人,一个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好书呢?我想,好书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第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是作者曾经接触过的、思考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再现。整体上,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自然完美的表现形式。第二,作品语言要清新质朴、生动形象,既优美流畅,又富含感情与哲理。第三,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从作者心田里生长的美丽花朵和智慧果实,能够让读者在愉快地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作品中的世界。
⑦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只是不要放弃了享受阅读的权利。
(选自《中华文摘》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读书”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读书辛苦,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所以造成了阅读率的下降。
B、假如为了职称、做官和炒股盈利这些功利而读书,其过程都是难以愉快的。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论说愉快的阅读应该有远离官场的思想。
D、不管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要放弃享受阅读的权利。
11、本文谈的是愉快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段陈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呢?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加以简要分析。 (3分)
答:
12、从全文看,“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作者认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不超过40个字)(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老寒鸦——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向它的夜晚庇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也许是因为风,也许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迷惘人雕像那张憔悴不堪的脸上,似乎渐渐褪去了几分冷峻与忧伤。在每天漫长又单调的时光里,这位小小客人的歌声总会断断续续地飘进这位孤独守护者的耳朵里。当暮色降临,晚祷钟声响起,一只只巨大的灰色蝙蝠从钟楼屋顶上的巢穴悄声飞出时,这只朝气蓬勃的小鸟就会回来,哼着安眠曲依偎进那等待着它的双臂中。对忧郁的迷惘人雕像而言,那是它最快乐的日子。只有教堂的大钟每天都高声鸣唱着嘲弄的话语:“快乐之后……是悲伤。”
教堂司事小屋的人们发现,大教堂的周围总有一只棕色的小鸟飞来飞去,它优美的歌声令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们说,“不能尽享其婉转之音,任之萦绕在矮墙之上,实在浪费。”尽管这些人很穷,但他们相当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所以他们逮住了小鸟,把它关进了小屋门外一个小小的柳条笼子里。
那晚,小小歌唱家经常栖息的地方不见了它的踪影,那尊忧郁的雕像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孤独的痛苦。也许,它这个小小朋友被暗中觅食的野猫杀死了,也许被一粒石子伤到了,也许……也许已经飞到其他什么地方了。但是,当清晨来临时,从大教堂那边那个喧闹的世界传来了鸟儿虚弱无力、令人痛彻心扉的哀叫声,那是被囚禁在楼下低处柳条笼中的鸟儿发出的讯息。每天正午,当肥鸽子们吃饱午饭后因昏昏欲睡而变得安静时,当麻雀们在街上的水坑里洗澡时,小鸟的叫声就会传到屋顶的防护矮墙——那是饥饿、思念与绝望的哀鸣,是一场永远得不到回应的空号。午饭过后,晚餐之前,肥鸽子们议论说,那座雕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倾斜得厉害了。
终于有一天,小柳条笼里不再有声音传出。那是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鸽子和麻雀们都站在大教堂屋顶上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点儿残羹剩饭——这是恶劣天气里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小屋里的人有没有扔什么东西到垃圾堆里?”一只鸽子问另一只正从北边防护矮墙向下张望的鸽子。
“只有一只死了的小鸟。”那只鸽子答道。
夜晚教堂顶部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听上去像是有石墙在倒塌。钟楼上的寒鸦说:“是严寒的天气弄坏了建筑物。”它久经寒冬,经验丰富,一定是它说的那种情况。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迷惘人雕像倒下了,躺在教堂司事小屋外的垃圾堆里,已经支离破碎。
“这样正好,”肥鸽子们在审视整个状况几分钟后嘀咕道,“现在我们该有座美丽的天使像了。当然,他们一定会在那儿立个天使的。”
“快乐之后……是悲伤。”教堂的大钟高声鸣唱着。
(节选自《读者》2011年第18期)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虽然都是教堂上的雕像,但显然由于外在身份的不同,受到的待遇和尊敬也就不同。很显然作者是在借此表现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B、因为体态轻盈和叫声甜美,小鸟同时受到鸽子群和麻雀群的排斥,正是同类间的排斥促成了它和迷惘人雕像之间的关爱。
C、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小鸟的歌声中,迷惘人雕像又恢复了生气,完全没有了冷峻、痛苦和忧伤。
D、出于对爱的嫉妒,人们把小鸟给关了起来。小鸟因绝食而死,迷惘人雕像最终也心碎地倒下。
E、小说中两次写道,教堂的大钟高声鸣唱着“快乐之后……是悲伤”,这既是结构上的前后照应,更是对小说中关爱的双方悲剧命运的一种暗示。
14、小说中围绕着迷惘人雕像和小鸟的,还有一群寒鸦、鸽子和麻雀,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4分)
答:
15、小说中谁是“边缘人”?“边缘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说书人”史航
一把折扇、一个白瓷水杯,整整两个半小时,史航一个人“唱念做打”,面对这一屋屏息聆听的人,说得嘴角泛起白沫都毫不自知。过去两年来,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编剧史航都会在北京的钱粮美术馆开讲。北京的各类讲座繁多,可这一个人的讲座仍属罕见。
2009年4月,史航第一次在这里开讲,谁也没想到,他能坚持两年。
两年前,他只是想在这里开一个读书会——在北京,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当个主持人。没料到,第一次读书会,这个主持人一张嘴就刹不住车,硬是一个人“喷”足了两个小时。当时来了差不多二十个人,没人有机会插上话,从那之后,其他人就只有听的份儿。
两年来,除了一次春节,史航从来没耽搁过一次座谈。来的听众平均五六十人,基本都能把做讲座的屋子坐满。在史航看来,到了每个月底的讲座时间,其他所有事情都靠边,讲座是第一位的。哪怕有钱赚,也要放弃,保证讲座如期进行。
对史航的坚持,连他的哥哥史今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会在这件事上一直坚持下来。”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时间观念不好,极爱拖稿。他拖稿的毛病,让众多与他合作的导演和编辑都苦不堪言。曾经有杂志的编辑向他约稿,留了六个页码给他写中国电影百年。但直到杂志要印刷前一天,都没有收到他的稿子,而他还关了手机。当天夜里,他所有的朋友都收到了这位编辑带着哭腔的电话:“你知道史航在哪里吗?”
2003年,他和孟京辉合作儿童舞台剧《迷宫》。为了看住史航,孟京辉咬牙抛下身怀六个月身孕的妻子廖一梅,就住在史航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不让他离开电脑。这样,才有了后来《迷宫》上演之后的大获成功。
能够坚持两年,风雨无阻地准时出现在“说书场”上,对史航而言,绝对是个奇迹。能坚持的原因很简单,在这里,他能说自己想说的话。
史航热爱历史题材,可他编写的电视剧,有太多话不能说。史航认为要编历史正剧,必须要有历史知识、历史观和历史责任感。史航还是想让观众知道历史本来的面貌。但是,很多时候,他无法做到。他热爱的历史正剧越来越少,能得到写剧本的机会就更稀少了。
“现在,我就把编剧当成一个乐子——相当于大胖子挤窄门,能挤进去就开心,挤不过去先歇会儿,再挤。”史航说。
史航不是个拧巴的人,“不让写,我还可以说呗,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有段时间,史航是电视上各类访谈节目的大红人,客串做主持,受邀当嘉宾。只要允许他说话,他就可以把口水毫不吝啬地全部喷出,几个小时都不停止。
不过,他自己感觉还是憋屈,经常有打开话龙头就被强制拧紧的感觉。“节目时间总是太有限,还必须得按安排,大家轮流说,说了还得被编辑、删改,太不爽了。”好在,他还有课上。有固定的地方让他发较长时间的言。
2010年4月底,史航的讲座整整一年了。在那次讲座上,他临时换了个题目,从“中外情书大观”改成了“谢谢你替我把牢底坐穿”。事实上,什么时候讲什么主题,史航非常随性。他想得最多的是讨好自己,把自己看的那么多书的心得体会倒出来,让自己讲爽了,促使自己可以读更多的书。
一周年的讲座,史航本打算讲古今中外的情书大观。为此他搜集相当多的材料。但每天上网,他看到很多事情的真相也许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重新确定了主题——讲监狱、牢房、集中营。
就在这次讲座之前,史航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围脖里划火柴,而你们在真实世界的黑暗里划火柴。你们肯定不知道,黑暗中有那么多眼睛,其实就被你们的火柴帮助着。敢走夜路的人,有时候他自己就已经是一盏灯。
席间有人问他,今天的人算多算少,他答,“一人知我,不恨天下”,后来,他又补充,“一人想我,不理天下”。 (节选自《中国周刊》2011年第7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说书人”史航在历次读书会上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别人根本就插不上话,即使这样,每次读书会都是座无虚席的。
B、史航没有时间观念,经常拖稿,让几乎所有和他有合作关系的编辑都苦不堪言,虽然他坚持写作,但就是因为经常拖稿而写剧本的机会越来越少。
C、史航心态很好,没有剧本可写,他并不懊恼,而是采取了“大胖子挤窄门”的态度,平静地对待,如不让写就说,其中有段时间参加了访谈节目。
D、史航讲座很随性,主题常常临时更换,经常是把自己看书的心得和上网了解到的倒出来,让自己讲爽了,促使自己去读更多的书。
E、史航微博里“划火柴理论”,说黑暗中划火柴的人不经意间帮助了那些走夜路的人,其实就是一些人的行为会为别人带来帮助。
14、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史航的“一人知我,不恨天下”,“一人想我,不理天下”的理解。(4分)
答:
15、你认为史航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形象的?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水浒》的 ① (kēng qiāng)跌宕、洒脱不羁与《红楼》的铁画银钩、工笔细绘,令人觉得白话绝不比古文拖沓、啰嗦,而在鲁迅、周作人、梁实秋、郁达夫们手中,更是凸显成高华练达的绝美风景。中文之美,不仅美在风骨,更美在形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任何一缕纹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增之则长,减之则短,真是 ② 。
(1)根据拼音在第①处写出汉字: (1分)
(2)划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
修改:
(3)请选出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入第②处。( )(只填字母,1分)
A、鬼斧神工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活灵活现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语句。(3分)
采用总分结构改写下面这段话。要求:①不得改变原意;②适当添加语句;③语言连贯。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答: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文登网讯) 现在多数饭店、餐馆都在餐桌上配备了一次性筷子,而就餐者认为,一次性筷子都是专人专用,外面又有塑料包装,心理上感到很“安全”。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为四个月,已过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经常用这种筷子进餐,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滋生致癌物——黄曲霉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黑筷子”的生产过程,让不少每天在外就餐的人们担心不已。据央视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让不少人对一次性筷子一直以来“更加卫生”的好感消失殆尽,但昨日记者走访海口多个餐馆和批发市场发现,在一些中小餐馆,顾客仍然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批发市场里一次性筷子也照卖不误。
有人揭内幕,一次性筷子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而且大多以原木形式加工而成,不像此前人们常说的——一次性筷子是用边角废料制成的。而据说,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二氧化碳20克。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70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批评孩子不如谁谁谁优秀;妻子数落丈夫时会唠叨,说他不如谁谁谁有钱;领导激励员工时,会说谁谁谁早已是享誉社会的名流、专家。即便别人不要求你了,自己可能还会在心里嘀咕,谁谁谁本来和我同时参加工作,职位怎么升得那么快……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云霄立人学校2012届高三年考前热身训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27分)
1、(6分)
(1)梦啼妆泪红阑干 (2)驽马十驾 (3)凌万顷之茫然
(4)靡有朝矣 (5)潦倒新停浊酒杯 (6)日星隐曜
2、D(“立”应为“立即”)
3、C(②不是卖酒者的行为;④是客人抱怨的话。)
4、B(“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错了。应该是有前提“如果被起诉”。)
5、(1) 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得分点:“毋”“患苦”各得1分,句意通畅得1分)
(2) 卖酒者不只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得分点:“匪唯”“抑亦”各得1分,句意通畅得1分)
【参考译文】
(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如果遇见被(主人)派来买酒的奴仆、婢女,一定问:“你能饮酒吗?”有时遇到(奴仆、婢女)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奴仆、婢女)拿着回去。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对叹息。卖酒者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对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能够安宁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聚在一起喝酒的人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贷款,还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到了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赶紧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数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我已经赌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里有主人竟要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有个方术之士(行占卜的人)谈论五行,判定卖酒者将死。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他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招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招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到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明亮,亲戚朋友面面相觑,等到半夜才散去。从那以后,卖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6、(6分)(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3分)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3分)
二、(16分)
7、(5分)C E(C信中没有提及宝玉出家,而是说宝玉、贾兰得中。E克洛德改为甘果瓦;克洛德也没有一下子爱上爱斯美拉达。)
8、(5分)
(1)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她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聂赫留朵夫感到不能让案子就这样结束,他对判决提出异议。庭长告诉他可以找律师上诉。于是他决定为她申诉;通过各种努力,最终玛丝洛娃被改判为流放四年。
(2)四乡农民不稳,双桥镇镇上兵力单薄,危在旦夕,吴孙甫乡下的资产即将不保,丝厂工人关车怠工,有罢工迹象;他和杜竹斋等人合伙办起了“益中信托公司”,做起了“空头”公债;在交易过程中,赵伯韬设下陷阱,杜竹斋倒戈,致使吴孙甫彻底破产。
9、(6分)(1)不讲信用,不守礼制,不懂道德,(2分)(任意写两点)不知羞耻 这些都是无耻。(1分)
(2)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自己认为是可耻的就不要去做。(1分)孟子认为人要有羞耻心(1分)在现代生活,我们不要让物质的诱惑,埋没了我们的羞耻心。(1分)
【参考译文】
有子说: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
孔子说:……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育百姓,百姓就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会遵守规矩。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把没有羞耻之心当成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三、(24分)
(一)(9分)
10、(3分)B(A文中说“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读书辛苦”只是原因之一。C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是愉快的阅读。D“不管什么时候”不严密,做功课、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未必都是快乐的。)
11、(3分)①从内容看,“好书”是与愉快的阅读密切相关的,读“好书”是愉快的阅读“必备”的条件,因此作者在陈述愉快的阅读时有必要阐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②从结构看,文章在阐述了为什么要愉快的阅读、什么是真正的愉快的阅读之后,就进一步谈怎样实现愉快的阅读,这样,文章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2、(3分)①没有功利性(或“不慕荣利”);②所读必须是自己喜欢并可以使自己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二)(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3、(5分)C D(C 项“迷惘人雕像完全没有了冷峻、痛苦和忧伤”这种说法错,文中是“似乎渐渐”。 D项说法也不确切。小鸟被关并非由于它爱情甜蜜招致嫉恨,而且说它绝食而死文中没有依据。两项全选得5分,错一项得2分)
14、(4分)①为主人公的爱情构置了一个周边的社会环境。寒鸦、鸽子和麻雀作为一个对立的群体对边缘人充满敌意。他们认为迷惘人雕像是魔鬼,不配得到尊敬;②他们排斥小鸟,仅仅因为它歌声深情动听。③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是边缘人爱情悲剧的见证者。他们对于小鸟的形象塑造的反衬作用。(答出两点即可)
15、(6分)迷惘人雕像和小鸟是小说中的“边缘人”。(2分)“边缘人”形象的特点:①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的象征,无权无势,没有醒目的身份和地位,没有受人瞩目和争抢荣耀的心力和资格。②虽然不被关注,但他们心中同样有爱与忧愁,相互的感情浓厚而真挚。小鸟用歌声来体现它的爱、感激和信任,同时也表达忧愁、饥饿、思念与绝望。迷惘人雕像则是用面部表情和体位的变化来表现他的爱与忧愁。(每点2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3、D E(A“每次都座无虚席”属于无中生有;B因果关系不当,不是因为拖稿而写剧本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是因为史航“编写的电视剧有太多话不能说”;C不是“平静地对待”,而是“乐观地对待”。)
14、(4分)表层理解:第一句的意思是:有人了解我,我就不怨恨别人对我的不理解了;(1分)第二句的意思是:有人还能想起我,我就不理会他人将我忘记了。(1分)深层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知音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得到真正的知音。(2分)
(此题意思的理解要从全文中史航的个性来界定两句话的含义,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理解;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必须结合第一句话的意思,将“不恨”与“不理”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
15、(6分)史航是一个纯真、正直、爽快的人。(2分)富有责任感,敢于讲真话,即使是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也能乐观对待。(2分)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既有直接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像他的哥哥惊讶的语言,如编辑的电话寻找,还有儿童剧的合作者坐镇催写剧本等情节,都是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主人公形象的。(2分)
(人物形象的概括,要从人物的言行入手,结合文中侧面人物的评价和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13分)
16、(3分)(1)铿锵 (2)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 (3)B
l7、(3分)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
18、(7分)示例观点:
我们应该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其一,许多生产一次性筷子的产家缺乏行业自律和责任意识,再加上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造成一次性筷子在生产、流通与销售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卫生隐患,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利于身体健康;其二,使用一次性筷子将造成大量的浪费,与目前提倡的“低碳生活”相悖。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积极行动起来,放弃使用一次性筷子,推广自带筷子,至少应该使用消毒筷子。
欢迎光临 心雨论坛 (http://huapei.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