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八闽试卷] 龙岩市2012届高三一级达标学校联盟毕业班联合考试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5-5-14 17:50     标题: 龙岩市2012届高三一级达标学校联盟毕业班联合考试

龙岩市2012届高三一级达标学校联盟毕业班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诗经•氓》)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何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赈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藉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而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示其后之人也                  示:给……看
B.将发廪振之              振:通“赈”,赈济、救济
C.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      徒:只是、仅仅
D.使遇治平之时            治:治理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杨达卿乐善好施又充分尊重受施人的一组是(3分)
①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
②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
③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
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⑤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
⑥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达卿先生善心善行有较大影响,既解决了当地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困难,同时也感动了不少士大夫。
B.文中最后一段既表达了对杨达卿先生生不逢时的感叹和惋惜,也表达了对朝廷未能重用杨达卿先生的不满和嘲讽。
C.作者写这篇文章,希望杨达卿先生的后人能继承他的善心善行,坚持不懈,使杨达卿先生精神发扬光大。
D.本文叙议结合,记叙部分用杨达卿先生自身行为体现其品德的崇高,议论部分则从侧面肯定了杨达卿先生的品行。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自为利! ”(3分)


(2)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而皆失于兵。(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①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①在唐代,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牡丹中又以大红大紫为贵。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请说出诗歌的两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人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见此,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家》)
B.老葛朗台死后,孤单一人的欧也妮变得富有了,但财富并不能安慰她,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中,她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身的宝物。可是,他去后连个音讯也没有。(《欧也妮•葛朗台》)
C.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此时,吴荪甫产生不祥的预感。(《子夜》)
D.加西莫多得知爱斯梅拉达爱弗比斯,主动请求帮爱斯梅拉达找弗比斯。加西莫多找到弗比斯,求他去见爱斯梅拉达。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加西莫多只得无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宝玉挨打后,宝钗也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宝玉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好好一个淸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蠹鬼之流。”宝钗听了,自觉没趣,只好离开。(《红楼梦》)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中探望卡秋莎”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第一次重逢的时候,聂赫留朵夫以为卡秋莎见到他,知道他要为她出力并且感到悔恨,一定会高兴,一定会感动,一定又会恢复原来那个卡秋莎的面目。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个现在的玛丝洛娃。
这使他感到又惊奇又恐惧。
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准备跟卡秋莎说哪些事情?卡秋莎听后有怎样出乎他意料的反应?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1)孟子认为,孩提之童都知道孝敬父母,等长大后都知道尊敬兄长,说明爱亲敬长是人的天性,有了这些就能够_____,这个选段体现了孟子的_____的观点。(2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11.第三段开头划线部分所说的“审美错乱”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2分)


12.从全文看,如何使“审美世俗化”健康发展?        (4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  洛斯基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艺术点燃生命 张玉梅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幸福不喜欢①  (xuān xāo)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  ②  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   ③   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1)请根据①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2)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3)请根据前后文,在③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17.阅读下面这则启事,按要求作答(2分)
关于为黄帝陵征集祭文的启事

(1)文中划线句是病句,只须加一个标点就能改正,这个标点应加在___字后面。(1分)

(2)从实用文内容要求上看,第三自然段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请补全。(1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材料。(7分)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小乐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在作文中说,将来的志愿是当戏台上的小丑,老师给了“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的评语;暑假小乐在厦门与某外国小学夏令营一起活动,外国教师听到小乐这个将来的志愿,高兴地说:“真期待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欢迎光临 心雨论坛 (http://huapei.funbbs.m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