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为李商隐无题诗正名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被后人公认的一代“情圣”,他的无题诗系列讴歌爱情,大胆探索与披露了一代诗人情感世界与心声。当人们表述着“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这样由衷的喜好时,李商隐是作为唐诗中执著于忠贞爱情的风貌出现的,而并非屈子行吟泽畔或老杜秋风茅屋歌那样体现忠君爱国政治态度


或哀民生多艰的士子情怀的形象出现,也与前辈或同时代的其他唐代诗人乃至后代吟弄风月表现狎情放浪的艳体诗截然不同。商隐表现爱情,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形容,仿佛“猛士的低吟,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商隐以严肃真诚以至啼血哀心的纪念回忆往事,体现在诗行中珍惜真爱平等的价值观念,并抒发自己心灵深处的忏悔意识,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当时堪为空谷跫音,超越封建世俗禁狱的前卫文学,要漫长历史来加以印证认识。即便放在今天,也与现代诗中颇多重要元素要义相吻合,他所成就的悲剧美感,风华绝代,迄难超逾。对于中国文学爱情题材的创建与繁荣,李商隐无疑具有开辟鸿蒙、表率当世后来的先行者作用。后人将之称为“一代情圣”,可谓语义得兼,形容毕至。
    尽管历代学者乃至今天的研究者还存有认识误区,偏要将李商隐往求贤问达、郁结象征的传统儒家骚人墨客堆里推,抹杀其独特光芒价值,但即便黄口小儿会唱无题者,也不信什么香草美人以寓君臣的鬼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这个名字,已然就是爱情的代名词,他的诗,更是情诗中的瑰宝,人间真爱不朽的记忆。

    不可否认,李商隐也是人,历史局限,他也有感世伤身的政治抒情诗文,也有着陷于党争风波困阻中驿路飘摇、怀才不遇的痛苦抑郁,甚至有着求贤问达的行文,但作为留传后世的精彩形象,披沙拣金,李商隐是以爱情诗名世。他的爱情诗绝无逢场作戏以至玩弄异性的轻佻成分。他这方面的境界甚至远高出他的前辈李白、白居易,同辈杜牧、温庭筠等风流名士。他更近于希腊酒神悲剧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至情至性的健康主张与风格。

    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总的原因,李商隐留世的爱情背景材料太少,才引起那么多的狐疑以至歪曲。但凡沉潜他诗意的读者,莫不深信一段情。而世间唯有真情是不能矫饰与做伪的。谨慎的学者,不应该妄下议论否定或贬低李商隐的爱情主旨。毛泽东向来长于以政治历史的眼光阅读古书,他读李商隐,爱不释手,引为知音,对无题诗圈阅甚多。当文学史家刘大杰两番就无题诗所谓假艳情寓政治一说向他请教时,毛泽东审慎地说,“不要一概而论”“现在难下断语,暂时存疑可也”。政治家如毛泽东,尚且不肯轻言判断,向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居席的学者,又如何能一笔抹杀呢?

    李商隐表现自由恋爱,是一位有平等意识的文学家,在封建时代必然以悲剧结局。中国古典文学中缺乏彻底的悲剧,而李商隐创作堪为补白与滥觞。他应属感伤的浪漫主义这一流派。虽然风涌而起这一流派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但《牡丹亭》、《红楼梦》等受到李商隐诗意启发与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叶嘉莹曾将李商隐与王维、王国维诗加以比较:“摩诘居士有着一份得道之心,静安先生有着一份哲人之想,而义山所有的则只是与生俱来的一份深情锐感。所以我对静安称先生,表示我的一份尊敬之意,对摩诘称居士,表示我的一份疏远之感,而独于义山不加称谓,就因为义山给我们的感觉最为亲切。义山没有得道之心,也没有哲人之想,义山的寂寞心,只是因为他的感情较我们更为深厚,他的感觉较我们更为敏锐,因此而造成一份纯粹诗人气质的寂寞。我们从义山诗中,处处可以看出他的多情善感,不但对人多情,对一切生物莫不多情,不但对一切生物多情,对一切无生之物亦莫不多情。”(《迦陵论诗》)“五四”时期的“新月派”、“创造社”等新文学许多地方与李商隐应是遥相呼应、隔代同声。设想李商隐生在“五四”,他和徐志摩、郁达夫应能成为文友。

    李商隐迹近现代派,他的无题诗之所以“微晦”幽眇,一在于他对自身真实情况的讳莫如深、闪烁其辞,二在于取用象征手法,更具华赡的意象与丰富的联想。钱钟书对之引海涅诗形容:“如大理石之美好洁白,亦如大理石之寒冷。”(《谈艺录》)对于将《锦瑟》擅解“蓝田日暖隐指令狐陶,的然无疑”一类迂阔之论,钱钟书以讽刺的口吻直斥为:“尚不足比于猜谜,而直类圆梦、解谶,胆气愈粗,识见愈卑,又下义门数等矣。”(《谈艺录》)不客气,但需要这样。

    李商隐表现爱情的心理可称纤毫入微,意象清新可喜,非生命体验精深者不能道出。他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东风一作东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写约会等待,精彩毕至。青年男女情怀,呼之欲出。陶渊明诗《读〈山海经〉》有“细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李商隐信手典化,在情在理。“芙蓉塘外有轻雷”是全诗的高潮。解释者多解释:“细雨暗用巫山神女故事。轻雷则暗用《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李商隐诗歌集解·传集资料》)不错,但设身处地,更知这是一种直觉与白描,情景交融,加以雷声喻心跳。感人毕至。儿女情态,清新可掬。再写到二人的缠绵相聚,以及前途估量黯淡渺茫,时光纵逝,悲剧的意味有如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将事先等待的欢喜与清新荡涤无存,断肠天涯,身不自主的一对有情人令人于此时生出最大的同情与最不平的哀怨。恨不能出场助之成全。时在近千年前,诗句迸泪,宛若当时眼前。

    李商隐不愧为写爱情、写约会的诗坛巨擘,他总能引用精彩神奇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典故,提升与点化诗意情景氛围,使之放射出神圣皎洁的光芒,令人心醉神迷,继之回肠荡气,哀怨绵长。对封建社会禁锢人性束缚自由的现实产生深刻的怀疑。

    新文学从李商隐无题诗里汲取营养是丰富的。就艺术而言,描写的生动大胆,取喻的清新活泼,象征的复合意谓与联想空间,最关键一点,对爱情的推崇备至,礼赞讴歌,漾溢美好,是人性的最圣洁提升。仅以台湾新诗人为例,余光中有《等你,在莲中》等精彩小诗写约会,郑愁予是李商隐的小同乡,他的代表作《小小的岛》中有:“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这一句就道出了“芙蓉塘外有轻雷”的意韵与美妙。

    李商隐对后人的影响是旗帜化标志性的,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你是一位中国人,那你写爱情诗对李商隐不可旁绕。他的好些诗甚至差不多就是新诗了。

    也许相隔一千年的历史还是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人性的美好、爱情的憧憬与纪念,还不是古今一辙,殊途而同归么?李商隐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正有如东风,有如春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