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连城一中周兴尧 审题人:连城一中 林建梅
一、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蜀道难》)
(2)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3)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锦瑟》)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师说》)
(7)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赤壁怀古》)
(9)千古江山,____________。(《京口北固亭怀古》)
(10)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寻寻觅觅》)
(二)课内文言文部分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范增数目项王
B.路有饿莩而不知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C.吞二周而亡诸侯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吞二周而亡诸侯 而耻学于师
D.左右欲刃相如 而相如廷叱之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信义安所见乎召有司案图
D.赢粮而景从常以身翼蔽沛公
6.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 群臣侍殿上者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蚓无爪牙之利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②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③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④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7.下列句子中标示出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消失。
B.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C.常与寒士角 角:商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D.然为人取去 既自以心为形役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一开篇就提出君子不能把心思过度地沉溺于对外物的喜好之中,并给合了圣贤教言与刘备、嵇康、阮孚等反面例子加以论述。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全文构思极具特色。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2)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3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20分)
11.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探春舅舅去世,探春依旧只给二十两银子丧葬费。凤姐打发平儿传话说,照例确实如此,如今请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但探春拒绝了(55回)。
B. 湘莲在途中的破庙里,梦见尤三姐。醒来后被一个瘸腿道士点破迷关,遂擎出雄剑削尽烦恼丝,随那道士飘然而去,不知所往。(66回)
C. 薛蟠从江南做买卖回来,给宝钗一箱笔墨纸砚香袋香珠等物。宝钗分给众姊妹,给黛玉的比别人多一倍。黛玉见宝钗如此关照,心中很高兴。(67回)
D. 黛玉的《桃花行》声调悲凄,触动宝玉及众姊妹。众姊妹商议重起诗社,况这首《桃花行》又好,就改海棠社为桃花社,并推荐探春为社主。(70回)
E. 凤姐乘贾琏外出,便向尤二姐哭诉,埋怨贾琏误把她看作妒忌不堪的人。并劝尤二姐搬时贾府。尤二姐把凤姐看作是知己。(68回)
12.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凤姐一行从丫头司棋的箱子里搜出她与表兄弟潘又安互赠的私物及信件,而司棋正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凤姐命人将司棋监守起来。(74回)
B. 宝玉赞扬袭人的为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又说:“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77回)
C. 贾政朋友给宝玉提亲,女方也是宝贵双全的人家,只是要女婿入赘在她家。贾母以为断使不得,说亲未果。(84回)
D. 宝玉说起前晚上自己的那块玉竟放起光来了,满帐子都是红的。联系到为宝玉提亲之事,凤姐道:“这是喜信发动了。”(85回)
E. 雪雁把宝玉定亲的传闻告诉黛玉,黛玉竟糟蹋起自己的身体,以求速死,以至于恹恹一息。后听得是议而未定的事,病才慢慢好了。(90回)
13.名著阅读简述题(1)(5分)
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吧。”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红楼梦》第50回)
请简述:“罚你去取一枝来”这一情节,并指出宝玉取那“一枝”来后又作了一首什么诗。
14.名著阅读简述题(2)(5分)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苦?从小没有娘,幸而过婶娘这边来,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红楼梦》第80回)
请问:文中的“婶娘”指的是谁?迎春说的“这么个结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述之。
(二)文化经典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15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15)
②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罕》第九.12)
15.(1)解释上面选段中的字词:(2分)
饭: ; 诸: 。
(2)第二则中提到的“美玉”比喻什么?两段文字,一明显一含蓄,表达了孔子的自我评述,请简要说明。(4分)
答: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16题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①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子罕》第九)
注①唐棣:“‘唐棣’四句,古诗。又作“棠棣”树木名。
(1)这段文字中有三个通假字。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通 ; 通
(2)孔子的这段话,阐明掌握“道”、实行“道”的五个层次。请简述之。(4分)
答:
三、语言应用题(8分)
17.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不超过40字)(2分)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
18.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 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B.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C.“班里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 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19. 某班五位女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夺得了四项冠军。在班会上,班长说了如下一段话,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将其找出并进行修改。( )(4分)
我热烈恭贺我们班的五位女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出尽风头,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四项冠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为我们班争了光,争了气!我们感谢她们,为她们感到荣幸,并衷心地向她们学习!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四、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春暖花开,许多花选择在春天开放,然而,也有些花会在其他季节开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开放于夏天;“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盛开在秋天;“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枝寒梅,傲立雪中。是的,不是所有的花只在春天开放,花开四季。自然如此,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地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
1. (1)畏途巉岩不可攀(2 )剑阁峥嵘而崔嵬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别有幽愁暗恨生(5 ) 望帝春心托杜鹃(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一尊还酹江月 (8)遥想公瑾当年(9)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0)乍暖还寒时候
2. A (A.屡次多次 B.赈济/出发 C.使……灭亡/逃兵 D.使……承担/辜负)
3. A (A.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代词他们/副词大概 C.从/比 D.表并列/表承接)
4. B (A.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 B.动词作名词 C.使动/意动D.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5. B ( A.有通又 孰通熟 C.见通现 案通按 景通影
6. C(判断句ABD 与例句都为定语后置句),
7. C(角:较量。)
8. C(A.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C.音节助词/助词,用在主谓之问,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表被动。)
9. A (刘备、嵇康、阮孚等并不是反面事例)
10. (1)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句中重点词:“恐”“予”,同时注意“不吾予”这一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2)在私宅的东边修建了宝绘堂,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重点词:私第、所有;同时注意介词结构后置的翻译)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的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二、名著、经典:
11.C、D (C.黛玉看到家乡土物,竟触景生情,又伤心起来了。D.推荐黛玉为社主。)
12.B、E (B.不是赞扬,是对袭人起疑心。E.雪雁私下告诉紫鹃,黛玉窃听了。)
13. ①宝玉联句落第,②李纨罚宝玉到栊翠庵向妙玉讨取一枝红梅来。③众人都道这罚得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④他喝过热酒,冒雪而去,擎了一枝红梅回来。⑤《访妙玉乞红梅》(一点1分)
14. ①是王夫人。②贾赦欠孙家五千两银子,③就把女儿迎春嫁给了孙绍祖,实是拿她抵债。④孙绍祖好色,好赌,酗酒,⑤迎春在孙家受尽虐待。(一点1分)
15.(1)饭:名词作动词用,吃;诸:兼词,相当于“之乎”。(2分)
(2)美玉:比喻有美德的君子。孔子的自我评述有①物质方面:乐于冷水粗饭,安于贫困自足。②精神层面追求仁义道德,进德修业。③含蓄表达待时出仕的意愿。(2分)
16.(1)“华”,同“花” “偏”同“翩” “反”通“翻”
(2)①能学习“道”;②能把“道”真正学到手;③能坚守“道”;④能灵活运用“道”;⑤心中常想着“道”,“道”就在眼前,就在实际生活中。(一点1分,四点即可。)
三、语用题:
17. 示例: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或:历史文化名城某市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18. A. “五、六点钟”中的顿号去掉。
19. ①将“恭贺”改为“祝贺”;②将“出尽风头”改为“大显身手”;③将“轻而易举”改为“奋力拼搏”;④将“荣幸”改为“自豪”(或“骄傲”“光荣”)。
四、写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富含喻意和诗意的文题,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是写作成功的关键。首先要对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审读,“不是所有的花只在春天开放”,意即花开在春天可以,但也可以开在其他季节。再从“自然如此,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句可以明确写作重点应该放在“社会、人生”方面,这就需要展开类比联想,要从自然界联想到在社会、人生方面也有许许多多的“花”不只在春天开放。这里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学业之花、科学之花、艺术之花等,也可以指精神之花、美德之花、幸福之花等,“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人生的得意和辉煌并非出现在最顺乎人意的情况下,这是主观、客观的条件使然,是内因、外因的影响使然。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懦弱者选择的是痛苦、绝望、逃避;而坚强者则能在生命的盐碱地里开出美丽的花。几米的《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领悟了这些深意,你的写作思路自然也就清晰而开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