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2)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骚》)
(4)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5)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7)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8)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9)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10) ,责臣逋慢。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焚 驴 志
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箠(chuí)用棍子打,杖刑 。②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③投魃(bá):驱赶旱鬼。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亟:赶快
B、民自罹之,吾何预焉。 罹:遭受
C、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愆:过失
D、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 谢:辞谢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驴的不满情绪的一组是(3分)
①怪诬之说兴 ②云方兴,驴辄仰号之 ③冤哉焚也
④孰诬我者,而帅从之 ⑤今兹无乃复甚 ⑥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朔一带的旱灾危及百姓的年成,镇阳帅用巫术祈雨,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B、一户人家产了一头白驴,主人认为旱灾是它造成的,很多人也都同意这种说法。
C、镇阳帅听信谣言,下令焚烧白驴,白驴于是托梦给帅府的僚属诉说自己的冤情。
D、白驴认为把它烧了无益于救灾,因为旱灾要么是人造成的要么是天造成的,与它无关。
5.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三、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⑤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⑥;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⑦。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注释】
①兴:激发想象。 ②观:观察力,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情世故。
③群:使合群,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④怨:抒发心中的不平,表达哀怨。
⑤迩(ěr):近。 ⑥达:通达。 ⑦专对:独立应对。
(1)孔子认为《诗》有哪些教化作用?请根据第一则语段加以概括。(3分)
(2)孔子对学习《诗》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简析。(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复活节后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一个“活生生的小东西”被放在圣母院外的木床上,几个修女发现并讥讽嘲笑他,却被经过的克洛德发现并收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希望有一个重孙子,想早日给高觉新提亲。觉新的相貌清秀和聪慧好学来说媒的人很多,觉新的父亲和继母商量、选择后,他父亲就用拈阄的办法,把最后剩两家的两个姑娘的名字分别写在两方红纸上,在祖宗的神主面前祷告后,拈起一个,亲事就这样决定了。(《家》)
C、冯云卿为了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挽回败局,直接要求女儿冯眉卿用“美人计”接近赵伯韬,女儿答应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女儿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个“多头”,实际赵伯韬做的是“空头”。冯云卿拿出姨太太的积蓄一万两银子,做了“多头”,结果落得个人财两空。(《子夜》)
D、陪审员们热烈地交换着感慨,在大家争论得头昏脑胀时,首席陪审员说:“我们认定她有罪,但没有蓄意抢劫,也没有蓄意盗窃财物。”可却没在答案写上“有罪,但未蓄意杀人”。 (《复活》)
E、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按家里规矩办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1)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红楼梦》)
那长史官提到的“红汗巾子”是一件什么东西?请简述这条“红汗巾子”的来历和去向。
(2)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四、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红 苇
①为什么说年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呢?从年的深远的影响上来说,对于过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感受、感想和故事。过年是最能牵动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事情了,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文化,而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又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年,之所以称之为“最后”,是说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能与之相匹敌的口头传说,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年的传说又可说成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②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却一直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要揭示年的真相,最为直接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年的口头传说,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就其受忽视的程度而言,我把它叫做“最后”的口头传说。
③把年的口头传说当成一个文化问题,就会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个现实呈现的景象是:一条细弱的藤上却结出了一个巨大的果子。细弱的藤蔓就是年传说,关于其内涵我们知之甚少,相关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巨大的果子是指年传说的直接后果——过年,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至今依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盛事,两者真是反差强烈。
④透视年传说,首先面对的就是资料、史料特别匮乏的现实。但对于民俗学来说,既有的资料、史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民俗学更注重民俗后果的现在性与现场性,也就是说,民俗学更为看重那些活生生的在民俗生活中起作用的事物。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的,民俗学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这样看来,年传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口头传说”出身而自卑。
⑤以文字为中心的史料观,是社会历史逐渐发展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口头传说如果不能纳入文字的视野,被文字收编,就难以得到保存,更难以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这样看来,年传说真是命悬一线。史学家傅斯年在史料观上却别有见地,他认为“史学即史料学”,并特别看重包括口头传说在内的所谓直接的史料。顾炎武做学问的一个特点,就是搜求直接的史料以修订史文,阎若璩也是以实在地理来订定古记载。傅斯年对他们的做法都特别推崇,他认为“地方上求材料,刻文上抄材料,档库中出材料,传说中辨材料”,花费真工夫,搜求真材料,这样才能做得出真学问。
⑥其实,传说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传说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学家泰勒通过对前文明状态中南太平洋岛民历史记忆的研究,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在文字出现之前,民族历史的传承或多或少是要依靠传说来完成的。传说中可能有后人不能理解之处,但传说的内容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这正如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所说,不能单纯地把传说看成是神话故事,而否认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的“素质、核心”。
⑦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作为“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年传说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口头传说应该说与资料、史料的地位一样重要,甚至有其不可替代的鲜活性与丰富性。它们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有许多资料、史料就是由口头传说而来的,有价值的口头传说完全有资格变成资料、史料。据认为,《国语》的来源即是口说的史料,《左传》的一部分材料也来源于口头史料,还有战国诸子在其论说中所记的故事也多是如此。司马迁的《史记》,也采纳了相当多的口头传说。即使是被奉为圭臬的《旧约》,在其成为经典以前,也只不过是流传于祭司、土师和民间的口头传说而已。所以,口头传说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⑧由此可见,作为口头状态的年传说,其在史料上的意义,是不输于任何所谓以文字状态记载下来的材料的。
(选自《年的三幅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有删改)
9.根据文意,不列现象不属于“民俗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学者不仅从历代各种书籍中找出记载孟姜女的材料,还关注从民间收集的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歌谣、戏曲等等。
B、《红楼梦》中为贾宝玉出生后抓周,身上带护身符,订婚“吃茶”,结婚下聘,端午贴符、中秋赏菊等等的叙述。
C、研究“盛唐时期的广东”时,学者主要通过现存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去构建盛唐时期广东的发展状况与历史进程。
D、这里的苗族山寨前竖着一根柱子,上面挂着苗族人演傩戏(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戏曲)的面具。
10.作者为什么认为年的口头传说是“最后的”口头传说?(3分)
11.从全文看,传说有何价值?(3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谈 幽 默
老舍
①幽默是一个外国字的译音,正像“摩托”和“德谟克拉西”等等都是外国字的译音那样。为什么只译音,不译意呢?因为不好译——我们不易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字,完全能够表现原意。假若我们一定要去找,大概只有“滑稽”还相当接近原字。但是,“滑稽”不完全相等于“幽默”。“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一些。“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②我们的相声就是幽默文章的一种。它讽刺,讽刺是与幽默分不开的,因为假若正颜厉色地教训人便失去了讽刺的意味,它必须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而后细一咂摸,脸就红起来。解放前通行的相声段子,有许多只是打趣逗哏的“滑稽”,语言很庸俗,内容很空洞,只图招人一笑,没有多少教育意义和文艺味道。解放后新编的段子就不同了,它在语言上有了含蓄,在思想上多少尽到讽刺的责任,使人听了要发笑,也要去反省。这大致地也可以说明“滑稽”和“幽默”的不同。
③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我们读一读狄更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戈里的作品,便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听一段好的相声,也能明白些这个道理。
④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因为观察力极强,所以他能把生活中一切可笑的事,互相矛盾的事,都看出来,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为想象力极强,所以他能把观察到的加以夸张,使人一看就笑起来,而且永远不忘。
⑤幽默的作家当然会有幽默感。这倒不是说他永远以“一笑了之”的态度应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极强的正义感的,决不饶恕坏人坏事。不过,他也看出社会上有些心地狭隘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闹情绪,其实那都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用不着闹得天翻地覆。所以,幽默作家的幽默感使他既不饶恕坏人坏事,同时他的心地是宽大爽朗,会体谅人的。假若他自己有短处,他也会幽默地说出来,决不偏袒自己。
⑥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要俏,去写幽默文章。清清楚楚、老老实实的文章也能是好文章。勉强耍几个字眼,企图取笑,反倒会弄巧成拙。
12.下列对“幽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默是个音译外来词,它的内涵与外延很难确定,也很难给它下个定义。
B、中国相声语言含蓄,且具有讽刺性,可引发受众反思,是一种幽默文学。
C、幽默文字充满智慧与技巧,马克•吐温和果戈里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D、不是所有人都会幽默的,不会幽默的人不应勉强为之,否则会弄巧成拙。
13.请简要说明幽默与滑稽的区别。(3分)
14.作家需要具备什么素养,才能称得上是“幽默的作家”?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
沉重的漂流
彭瑞高
①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看到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②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乐意;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③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昂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④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⑤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绝不敢轻薄。我扪心自度,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独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的两类,而我,虽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⑥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一排之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得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咔嚓咔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点浪涌过来,打湿了裙子和裤子,他们就尖声叫起来,把笑声洒得一江都是。
⑦然而,要论诗,只在尧茂书他们的漂流,才称得上是一首诗。那是一首英雄的诗,悲壮的诗,生与死搏斗的诗,人与天争锋的诗。在那首诗里,男人嘶哑的喉咙,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太过平淡的历史。纪念碑不会为轻歌曼舞红男绿女而立,纪念碑只属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虎跳峡呼啸东去,纪念馆默默肃立。没有丝帛的轻,掂不出大山的重。在这里,大漂流的牺牲者口眼不闭。因而,只要站在江边侧耳谛听,你就会听到一首无字的歌。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领起全文的作用。
B、作者觉得在虎跳峡这样地方的漂流才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C、“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中的“抚摩”这个词,表明作者对这些漂流者的照片看了又看,表现了作者对漂流者无限崇敬的心情。
D、作者写“清波荡舟”的男女的轻松欢快的心境,目的在于批评他们的肤浅、幼稚,反衬长江漂流者征服自然的雄心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
E、长江漂流的“险恶”不仅体现落差巨大、水流浪急、雾气重这些自然条件的恶劣上,而且还在于社会上有反对和批评的声音。
16.你对本文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4分)
17.文中第④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请你结合古今中外的两个事例谈一谈“冒险精神”的价值。(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今年春节期间,众多宰客事件被① (bào guāng)后,海南“国际旅游岛”背上了“国际宰客岛”的恶名,为什么包括海南在内许多旅游地都存在这种② (比喻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经营方式呢?难道仅仅因为道德的滑坡和监管的无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旅游资源被既得利益垄断,当地人无法公正享受旅游收益,其实更需反思。因此,③要有效防止旅游地不再发生宰客现象,不仅要完善管理和法治,更要打破行政权力庇护下的对旅游资源的垄断,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收益的主导权还给它真正的主人。
(1)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正确的汉字: (1分)
(2)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在②处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 (1分)
(3)第③处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1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高三(10)班晚10: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大学。
解:众里寻他千百度。
答:那人(周公)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两条出来。(2分)
(2)请你给该学校提一条切合实际的建议。(1分)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卖给老板。一位农民看了却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个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2)榆柳荫后檐 (3)怨灵修之浩荡兮 (4)秋月春风等闲度(5)一尊还酹江月 (6)梧桐更兼细雨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8)吾尝跂而望矣 (9) 亦足以畅叙幽情 (10) 诏书切峻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谢:谢罪。
3.D
4.B。(不是主人,是有的人认为旱灾是白驴造成的)
5.(1) 能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为何不求之于这些方法呢?(“术”“诸”“是”各1分)
(2)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吾子”、“敢”、判断句各1分)
【参考译文】
己未年(公元1199年),河朔旱情严重,远近的禾稼都枯焦了,老百姓不知如何是好,没有可以仰赖的人。地方的长官镇阳帅自己说他非常关心农民,急着命令下属找人祈雨。厌壤巫术,没有不试验过的,最终都没有应验。过了一段时间,怪异虚妄的说法就兴起了。恰好有一百姓家有产了一头白驴,有人指着这头白驴说:“这就是旱灾的祸根啊,云密集时,驴则抬头发出声音,云就飘散不留。如果白驴不死,旱灾怎么能停止呢?”一个人臆测提倡,许多人就开始附和这个说法。镇阳帅听到了,就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就立即命令把白驴抓回,将要把它烧死。
一天晚上,白驴托梦给帅府的属下某人,说:“焚烧我是冤枉的阿!天灾流行,人民自然会遭受到祸害,这关我什么事呢? 我不幸生为禽兽,又不幸成了人的牲畜。载运货物被人驾驶,都听人们的命令;驾驭斥责,是一直在增加。劳苦羞辱到死,我是如此的尽本分。至于这水旱之类的灾祸,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而要把我置于这样的酷刑? 不知是谁巫赖我,而镇阳帅竟听从他的建议。祸害有的关乎上天,也有的关乎人类,是人为的就可以寻找追究责任,而关乎天象的则只好听其自然。殷代大旱,汤以身祷于桑林(桑山之林)之中,天于是下雨。卫国大旱,是提醒卫国人去攻伐刑国,军队刚出征就下雨了。汉武帝时天旱,卜式奏请处死弘羊;唐时大旱,李中敏奏请斩杀郑注。能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为何不求之于这些方法呢?求而得不到,就没有什么好追究的,那么问题是在于天,就听任天命而已。不求于人,不求于天,凭没有根据的说法,而认为是我的过失。唉,真是太不讲道理呀!令巫师曝晒于太阳下驱赶旱鬼,已经很迂腐了,今日还要烧我,恐怕就更荒唐了吧?如果杀了我真的对人有好处,我怎么会吝惜我这条命呢?如果杀了我天还是不下雨,那么哪里还用得着用这种方法来增加罪恶呢?滥杀无辜是不仁义的;轻信妄言是不聪明的;不仁义不聪明(的方法),镇阳帅为什么采取呢?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
梦到这件事的属下连忙向白驴谢罪,之后就睡醒了,向镇阳帅请求将白驴释放了。起初人们对将白驴释放的事不高兴。过了不久,天就下起了大雨,而且整整一个月不停,于是又发生了水灾,毁坏了庄稼,直到年底,一点收成都没有。从此以后,人们不再议论白驴的事情了。
三、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6.(1)孔子在这里讲了《诗》的三种教化作用:首先是个人品质的养成,即兴、观、群、怨;其次是忠君孝父的实用功能;再次是博学广闻。
(2)孔子认为学了《诗》就要会用,《诗》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诗》要能用在政务、外交上,否则学再多也没用。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7. C E (C项冯云卿不是拿出姨太太的积蓄一万两银子而是给女儿做嫁妆的一万两银子,不是直接要求女儿冯眉卿接近赵伯韬而是拐弯抹角暗示女儿冯眉卿接近赵伯韬。E项 “按家里规矩办的丰盛午餐”有误,应是“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
8. ( 1 )是一条贴身腰带.( l 分)那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后由北静王送给了蒋玉菡(琪官),( 1 分)蒋玉菡又把它做为交换礼物送与宝玉。(l 分)因袭人埋怨宝玉把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他人,当晚宝玉又把红汗巾子系上袭人腰间,( l 分)袭人把它掷在个空箱子里,最后做为陪嫁品又带到了蒋家。(1 分)
(2)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未被采纳(1分);审配向袁绍告发他滥受民间财物,并且让子侄辈向百姓多征税,中饱私囊,他为这事遭受袁绍斥责。(2分)他投奔曹操后献上袭击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2分)(大意对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33分)
9.C(3分)
10.(1)年的传说影响深远。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没有任何一个口头传说能与之相匹敌,“最后的”说的是难以超越。
(2)年的传说不受重视。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态,资料匮乏,缺乏研究,“最后的”是说受忽视的程度之深。(3分,评分标准:要点各1分,解说1分)
11.(1)传说可以对民族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2)传说在文字出现之前,可以传承历史; (3)传说可以成为史料,帮助人们研究历史; (4)传说有其他资料不可替代的鲜活性和丰富性。(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3分)
12.B(以偏概全,文中提到解放前的很多相声并没有这个特点)(3分)
13. “幽默”的含意范围比“滑稽”的更广;“幽默”比“滑稽”有更高深的思想教育意义;“幽默”比“滑稽”有更强的艺术性。(意思对即可)(3分)
14.首先是要有幽默感;其次极强的掌握语言文学的能力;再次要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第四要有极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不饶恕坏人坏事,不偏袒自己,心地宽大爽朗)。(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得3分)(3分)
15.BD(B项是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D项,没有批评他们的肤浅、幼稚。)
16.(1)长江漂流因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显得沉重;长江漂流所引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计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长江漂流的壮举因后继无人而显沉重。(4分,答对1点得1分、3点都对得4分)
17.答案示例:(6分)
“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可以说都与“冒险”有关。由于张骞的“冒险”,才打通了文明古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由于哥伦布的“冒险”,才有了新大陆的发现,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没有第一只微生物的“冒险”来到陆地上,生命就可能只会生活在海洋之中;没有一只古猿大胆“冒险”,直立行走,人类就有可能至今只能四肢爬行;没有登山家的冒险,人类永远不能征服珠穆朗玛,没有科学家的“冒险”,很多科学之谜将永远不会揭开。(反之,倘若不同意冒险精神,言之成理亦可。)(“价值”2分,事例和分析4分)
18.(1)曝光;(2)竭泽而渔(或“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3)将“不”字删去(“防止”与“不再发生”矛盾)。
19.(1)信息:某学校用“时间+汗水”的方法进行高考备考;这种方法极大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写2条即可)
(2)建议: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请多给学生一些睡眠时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20.写作指导: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立意,从丰子恺画羊的角度:真理来自实践,艺术源于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认知要联系实际等。从老农评画的角度:经验的重要性,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