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八闽试卷] 2012届龙门中学模拟考试

2012届龙门中学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试卷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信誓旦旦,                (《诗经•氓》)
  ⑵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⑶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⑷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⑸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⑹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㈡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B.妻以宗室女      妻:妻子
  C.累迁江夏内史    迁:升职
  D.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捉拿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3分)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方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C.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让他无功而返,最终杀了被竺超民抓住的义宣。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3分)
  译文:
  (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林黛玉因为这个想法而欣赏同样是“水做的骨肉”的贾宝玉。(《红楼梦》)
  B .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吉卜赛女郎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教士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的手心!" (《巴黎圣母院》)
  C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才得知,自己财产的总数达到一个令人吃惊的天文数字。于是,她给了拿侬一笔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得知查理要和贵族小姐结婚,就替他还了巨额债务。(《 欧也妮• 葛朗台》)
  D .第一次工潮中,姚金凤的走狗身份被识破,工人拥护薛宝珠。屠维岳阴险地宣布开除姚金凤,提升薛宝珠为稽查,用计谋迷惑分裂工人群众,结果薛宝珠被认为是真正的走狗,姚金凤却以被污蔑者的身份回到工厂,继续充当屠维岳的走狗。(《子夜》)
  E .冯乐山在高老太爷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 家》 )
8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 5 分)
  ( l)袁绍讨伐曹操时曾令手下起草了一篇檄文,请简述与这篇檄文相关的情节。
( 2)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得到玛丝洛娃减刑的公文,再次去监狱探视她的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 .阅读下面《 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离娄篇下》
  [注]① 国人:路人。② 服:穿丧服,守丧。
  ( l )简要说明孟子理想中的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2 分)
  ( 2 )结合以上语段,请回答孟子是怎样对“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进行分析的。( 4 分)

参考答案
  一、
  ㈠1.⑴不思其反    ⑵金石可镂    ⑶心远地自偏    ⑷声断衡阳之浦    ⑸百步九折萦岩峦  ⑹谈笑间
  2.B(妻:名词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
  3.B(①仅仅说被围困,③所说的是徐卓,⑥说的是朱修之“治身清约”)
  4.B(“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不正确,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并非出于传诏的帮助)
  5.(1)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伐”“或”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及”1分,“败于梁山”句式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朱修之,字恭祖,是义兴平氏人。曾祖父朱焘,是晋朝的平西将军。祖父朱序,做过豫州刺史。父亲朱谌,做过益州刺史。朱修之从州主簿升职为司徒从事中郎,宋文帝说:“你的曾祖父以前是丞相王导的中郎官,你现在是王弘的中郎官,可以说没有辱没你的祖先了。”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到彦之从黄河以南回去了,留下朱修之戍守滑台,被敌人包围,几个月粮食就吃完了,将士们只好烤老鼠吃,于是(城池)被敌人攻陷。
  拓跋焘赞赏他能坚守节操,让他担任侍中,并将宗室的女儿嫁给他。朱修之暗中谋划回南方,妻子怀疑他,常常流着眼泪问他的心意,朱修之很感动妻子的节义,但最终没有告诉她。后来鲜卑人冯弘自称燕王,拓跋焘讨伐他,朱修之与邢怀明一起跟从。还有一个叫徐卓的,又想要率领军队中的南人暗中叛动,事情泄露而被杀了。朱修之与邢怀明非常害怕而去投奔了冯弘,冯弘并没有礼待他们。留了一年时间,适逢宋国的使者传诏(传达诏命的官员)来了,朱修之的名声地位本来就显著,传诏到了就马上拜见他。冯弘的国家敬重传诏,称他是“天子身边的人”,看到他对朱修之如此敬礼有加,才开始礼待朱修之。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
  元嘉九年,到了京城,宋帝让他做黄门侍郎,多次升迁做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去世了,当地的很多少数民族大乱,朱修之作为征西司马去讨伐他们,但失败了。宋孝武初年,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外加都督的称号。朱修之为政宽容不苛求,士人百姓都乐于依附他。等到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叛乱,发檄文给朱修之让朱修之跟他一同起兵;朱修之假装同意和他一起叛乱,但派遣使者向宋孝武帝陈说了自己的诚心。宋孝武帝嘉奖了他,让他做荆州刺史。义宣听说朱修之不和自己同心,就让鲁秀做雍州刺史,攻打襄阳。朱修之命令断绝了马鞍山的道路,鲁秀没有办法前进,就退回去了。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当时竺超民抓到了义宣,朱修之到了以后,就杀了他,因为功劳而被封为南昌县侯。
  朱修之为人清廉节约,凡是别人赠送的东西,一概不接受。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与属下分了,自始至终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被征召做左民尚书,又转做领军将军。离开镇守的地方,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计算燃烧掉的油和牛马吃的谷物草食,用个人的钱十六万贯偿还。但生性节俭苛刻而缺少恩情,他的姐姐在乡里,饥寒交迫几乎没有立身之地,朱修之从没有供养她。曾经去看望姐姐,姐姐想要激他,为他准备很差的饭菜,但朱修之却说:“这是穷人家的好饭菜。”吃饱了才离开。
  6.(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2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1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1分)
  7.(5分)
  A  B(A.拥有这个想法的人是贾宝玉   B.没有高声呼救,而是拼命挣扎,吹响铁哨。不是“你逃不出我的手心!”而是“谁也不会得到她!”)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5分
  (1)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势力比他强大的袁绍不甘屈于曹操之下,将伐曹。(1分)为师出有名,袁绍命其书记陈琳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并发布,(1分)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过,痛快淋漓。(1分)曹操患头风,见此文出了一身冷汗,病立愈,从床上一跃而起,(1分)并追问“此檄何人所做”。(1分)
  (2)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时,心头涌上了想拥有家庭的念头。(1分)玛丝洛娃告诉他自己要和西蒙松生活。(1分)聂赫留朵夫有些失望,但不痛苦,(1分)他从玛丝洛娃分别时的眼神里发现她还爱着自己。(1分)玛丝洛娃离开时,聂赫留朵夫忽然感到他对生活已经厌倦极了。(1分)
  9.(6分)
  (1)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志。(2分)
  (2)正反对比分析。(1分)先提出君对臣若做到“三有礼”,臣就能为旧君“有服”,(1分)再从反面分析君若对臣残暴、使用极端手段,臣则“何服之有”。(1分)君臣关系的关键在于君对臣的态度。(1分)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
  宣王说:“《礼》规定,要为先前侍奉过的君主穿孝服。君主如何做,臣下才能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臣下)有劝谏被实行,有建议被采纳,恩惠润泽民众;(臣子)因故辞去,君主就派人领他出境,并事先到他所要去的地方做好安排;离去三年不返回,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下就愿意为他服孝了。如今做臣下的,有劝谏君主不实行,有建言君主不听,恩惠不能润泽民众;因故离去,君主就要拘捕,又(使他)陷困境于所要去的地方;离开当天,就没收了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一样的国君,还怎么为他服孝呢?”
  10.(3分)C(不断推出大众通俗读物,不都是文化“啃老”的表现。)
  11.(2分)利用别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创新,创作出独具匠心的文化作品。(意思答对即可)
  12.(4分)可能使中国人产生文化惰性,不求进取,一味“啃老”;进而盲目依赖传统文化,丧失对当下文化的自信与创新能力,使当下文化庸俗化和功利化。(意思答对即可)
  (甲)
  13.BD(B项错在对于审美启蒙的理性归纳,是在多年以后才“提炼出来的”;D项错在蔡老师的美不在于外在的美,而在于敢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并提醒学生要引以为戒的人格之美。)(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A、E不得分)
  14.(1)民主平等,能与学生一起做游戏;
  (2)善于启发(教法生动、重视美育等亦可),借看倒影、看丝瓜藤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
  (3)认真负责(敢于正视错误亦可),算错了题能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要引以为鉴;(4)积极上进,虽身处乡村,但不忘追求,并考上大学。
  (共四个方面,每个方面1分)
  15.探究题。若回答还是以“看倒影”为题好,主要要扣住三点:
  (1)小说主要表现的是蔡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而引导“看倒影”是重要的启蒙活动;
  (2)与其他两个题目相比,“看倒影”这个题目更具体,所谓题宜小,意宜深,题小,更方便文章内容的表现;
  (3)“看倒影”也是个事件,以此为题,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并非唯一,只要能根据所提问题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每阐述一点看法得2分,共三点。未表明看法的,扣1分)
  乙13、B、E(5分,对一项给3分)(B“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错误,原文“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E.“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错误,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总叙--分叙:经济、教育、体育--总结。本文有对比的内容,没有段与段之间的对照式结构)
  14、解放前家里很穷,被歧视,辍学(内心痛苦)--新中国成立后重返校园,读完中学、大学(心存感激)--七十年代创业成功,开始回报祖国、回报家乡(知恩图报,或:希望民富国强)(4分。要求指出心理感受)
  15、a.不同意。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是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贪图金钱。b.同意。言之成理即可。(6分)
  16.(3分)
  项目指出原处回答问题
  错别字锋芒必露订正:锋芒毕露
  拼音lìn填写:吝
  用词不当效尤订正:效法/学习
  17、 (3分)
  象征意义:主色调为红色的造型,既像一只燃烧的火炬又像一面飞扬的红旗,象征热情律动的旋律和青春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含的活力和进取精神,“人”字诠释了运动价值观,鼓励每个人透过运动表达自我,实现自我
  18、(7分)
  示例一:这些获奖的“高精尖”作品的背后,不可不说疑问重重。首先,中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自然是好事。但是不管是谁,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考虑科研条件是否成熟。其次,针对中学生本就缺乏科研经验的事实,有关单位应该根据现状,遵循科研规范,合理地设计实验。这样,才可以真正激发中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受到切实的科研成效,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甚至有造假之嫌。
  示例一:适当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应予支持与提倡。其一,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有利于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鼓励中学生开拓创新的良好开端。其二,科技创新项目的介入,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大有裨益的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合作探究的精神,为将来进入大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