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他山之石] 嘉峪关市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嘉峪关市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
第三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按钮(niǔ)          和事佬         甘之如饴       初显端倪(ní)
B.晌午(shǎng)        百页窗         时代骄子       发生口角(jué)
C.瑕疵(cī)           板兰根         一袭白衣       转弯抹角(mǒ)
D.踮脚(diǎn)         化妆品         防暴警察       按图索骥(j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次出差来到成都,       事务繁杂,我还是抽出半天工夫去参观了李劼人先生的故居。
②中国艺术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这种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       在各种艺术里面。
③王先生       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曾留学法国。回国后,担任过报纸主编,大学教授。
A.虽然   贯串   出生              B.虽然   贯穿   出身
C.即使   贯穿   出生              D.即使   贯串   出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B.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C.普通专科毕业生论学历不如本科毕业生,论技能不如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身份是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
D.“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欧盟23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B.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C.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为弱势群体多出实招,多办实事。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书生与硬汉      王开林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有一篇名诗《从军行》,其中有一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认为投笔从戎远胜烹文煮字,这是一层显在的意思。而该句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书生乃蒲柳弱质,哪有军人硬朗的精气神呢?
其实,我们从书生中也同样能找出一些硬朗的角色,这些书生一旦较起真来,拼起命来,那股子直闯刀丛剑林的狠劲并不输给任何硬汉。
比如韩愈,唐宪宗虔诚信佛,他却批鳞直谏,上《谏迎佛骨表》,指出佛只是“夷狄之一法”,“事佛求福,乃更得祸”,尤其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八字,差不多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令唐宪宗勃然大怒,若非宰相裴度等人全力施救,十个百个韩愈也被当木柴劈掉了。似韩愈这种书生,刀山敢上,油锅敢下,最有胆气。这样的古代书生还有很多,比如庄周、鲁仲连、陶渊明、嵇康、李白、苏东坡、王冕、李贽、唐寅、金圣叹、王夫之……他们都是好样的,敢发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声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违寸心。
古代书生很难成为硬汉,原因何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古代书生的出路那么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几乎只有这一条道,人格的扭曲和尊严的丧失,就几乎是必然的。除非铁了心不怕挨饿,不怕挨整,不怕坐冷板凳,否则就必须逆来顺受,被大流同化,被大炉熔化。
我最佩服的是那些有抱负、有担当、有血性、有钢火、有浩然之气的书生,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是真正的硬汉。比如文天祥,“君降臣不降”;比如陆秀夫,难酬蹈海;比如夏完淳,视死如归;比如谭嗣同,愿为变法流第一滴血。谁说书生都是软骨头?这些书生的硬骨头足以令刽子手雪亮的鬼头刀一一卷刃!
迄于现代,书生中的硬汉并未绝种,章太炎是一个,陈独秀是一个,鲁迅是一个,胡适是一个,傅斯年是一个,刘文典是一个,闻一多是一个,梁漱溟是一个。章太炎闯入总统府大骂袁世凯是独夫民贼,陈独秀将监狱视为研究室,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胡适为使约法和宪法确立而奋笔抗争,傅斯年将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骂到垮台滚蛋,刘文典当面怒斥蒋介石是“新军阀”,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些书生,个个有血气,有胆气,有志气,有豪气,无论哪一样都不输给那些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硬汉,当他们为捍卫道义而大声疾呼时,虽九死其犹未悔,乃是天地之间的元气和正气使然。
书生身上多软骨,多媚骨,多俗骨,乃是被御用、奴化、驯养、蛊惑的结果,当然也有性格作祟,掉片树叶就怕砸破脑袋的人不少,明哲保身的人更多。当他们把人格、尊严和良知搁弃一旁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们与精神的硬朗无缘,与心灵的高贵绝缘。
5.下列关于“硬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周、鲁仲连、陶渊明、嵇康、李白、韩愈等书生都是硬汉,他们敢发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声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违寸心。
B.所谓的“硬汉”是指那些体质硬朗、力气很大、敢于较真、敢于拼命、敢于杀敌立功的人。
C.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那些有抱负、有担当、有血性、有钢火、有浩然之气的书生,都是真正的硬汉。
D.“硬汉”能够为捍卫道义而大声疾呼,虽九死其犹未悔,“硬汉”是精神的硬朗,是心灵的高贵。
6.下列对古代书生很难成为硬汉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书生只能走读书进入仕途这一条道,人格的扭曲和尊严的丧失几乎是必然的。
B.在那个封建集权社会,有些书生怕挨饿,怕挨整,怕坐冷板凳,只得逆来顺受,被大流同化,被大炉熔化。
C.封建统治者长期御用、奴化、驯养、蛊惑书生,导致书生身上多软骨,多媚骨,多俗骨。
D.也有书生性格方面的原因,掉片树叶就怕砸破脑袋的人不少,明哲保身的人更多。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生乃蒲柳弱质,没有军人硬朗的精气神,所以说书生中没有硬汉。
B.天地之间的元气和正气让书生中的硬汉比那些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硬汉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C.文章运用事实论据驳斥了书生都是软骨头的论调,先后列举了韩愈、文天祥、章太炎、陈独秀等人的事迹,论据翔实,论证有力。
D.文章重点论述了古代书生中有很多硬汉的观点,概括出了“硬汉”的精神特质,目的是希望现代书生中也能出现硬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与:参加。
B.一权量,定法度             一:统一。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             黜:罢免。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第Ⅱ卷
四、(24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译文: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译文:                                                                           
12.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2)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13. 补写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①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杜甫《兵车行》)
④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请到阆中来过年
舒婷
很久没有听到鞭炮声了。因为厦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已有好些年。
这项地方法规刚实施的那个除夕,常年为失眠痼疾苦恼的我,终于可以安息(放心,天亮就复活了),不再为通宵达旦的喜庆之嚣所扰。如此清静,一直维持到元宵节,我和家人(老公不幸也失眠噢)几乎要弹冠相庆了。
这以后,在必须让鞭炮声助威长势的重大时刻,就播放音响,噼里啪啦震耳欲聋,几乎可以乱真。不过,大家心里嘀咕,还是觉得可笑,这种“伪爆竹声”很快销声匿迹了。
人们安安静静结婚,安安静静过年,安安静静做寿,安安静静给孩子做满月。似乎可以习惯?其实不然。
但凡是中国人,过年时听不见鞭炮彻响,这年就过得寡淡无味。即使年夜饭能够罗列满汉全席,又有何趣!人们肚子里的油水已经太多,“三脂”、“胆固醇”和“血糖”等专有名词,已经进入日常词汇,且警钟长鸣哩;酒不能喝了,正抓酒驾呢;烟也不能抽了,公共场所保安和志愿者盯着,家里老婆孩子管着。孩子们早不再惦记压岁钱,平日里要啥有啥,除了上电脑打游戏的时间。大过年的,父母仍然严密控制孩子上网,因为作业并不因此减免。
唉,在城市里,过年干什么好呢?
仿佛听到我的哀鸣,四川文友曹雷盛情邀请:“那就到我们阆中来过年吧。”我怀着又恨又爱的心情问:“可以放鞭炮吗?”“呵不,阆中的明清古建筑都是木结构,需谨慎防火的。”
遂有些沮丧:“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曹雷如此绘声绘色:阆中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徽州歙县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古镇,是一座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规划建造的“风水古城”。你知道落下闳吧?西汉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氏,他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把正月定为岁首,确定了正月朔日为一年的第一天,从此有了现在的“春节”,落下闳也被尊称为“中国春节老人”。而阆中因此获批“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并在2010年2月正式授牌。
这样一座既有深厚历史传统,又有现代品牌理念的城市,春节期间该是如何热闹非凡哪。皮影戏、巴渝舞、提灯会等民间艺术表演已叫人神往,还有送丝蚕、亮花鞋、游百病等原汁原味的地方风俗,尤其那些吹打鼓乐的游街,什么张飞巡城,秀才赶考和春倌说春,真是吸引眼球噢。最有意思的,还是在各个主要景点前,那十二个峨冠锦袍的春节老人,给游客派送红包,像西方的圣诞老人。
(窃想,去时是否要挑个大号的背包?)
刚好随政协到云南考察,说顺路拐到阆中先踩个点吧?进城已近黄昏,正是暧云低逶天色迷离,更把古城衬托得一派苍青。青瓦屋脊,青石板小街,青苔斑驳的铜星大门……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哪。
放下行李先去打食。沿矗陵江边都是酒肆茶楼大排档小吃店,阆中盛产保宁醋,因此把醋兑了酒,像鸡尾酒似的论杯卖。众人对阆中美食觊觎已久,扑上饭桌抢筷子,口念阆中四大怪:“牛肉黑着吃,醋当饮料喝,馒头盖章卖、凉面热着吃”。我却深怀戒心,抓一个著名的白糖蒸馍,吃两口同样著名的热凉面,被更著名的牛肉臊子辣得眼凸舌肿,落荒而逃,借机去逛夜市。
古街曲折幽深,两边商铺林立。多走两步可以看到明清殿堂,再走两步就是元明建筑。更有些家常民居、古朴寺院和温暖小客栈,一个接一个大红灯笼微微摇晃,灯影人影交映,犹如步行在唐街宋肆之中。西街、南街、状元街、武庙街、合壁井巷;秦家大院、孔家大院、蒲氏宅邸、杜家客栈,渐渐笼在细雨霏霏之中,影影绰绰起来。我们央求着哄骗着,终于获准闪入华光楼,这可是阆中古城的标杆,号称“阆苑第一楼”。沿着逼仄的木扶梯,一层一层颤悠悠地攀登,终于到了顶楼的游廊上,俯瞰嘉陵江,正对南津关古渡。
雨是两千多年的雨,写意地下。大院套小院的方格形青瓦屋脊更暗了;褐藓吸饱了檐雨,发出一股腥腥的泥土味儿;狗尾巴草更精神了;石板路更洁净了;古槐更护住了一窝一窝湿漉漉的鸟啾。
秋分已过,春节还会远吗?

14.文章以“很久没有听到鞭炮声了”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们安安静静结婚,安安静静过年,安安静静做寿,安安静静给孩子做满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是两千多年的雨,写意地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想要选择“到阆中来过年”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分析文中划线语段的语言有何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6分)
18.把下面打乱了顺序的句子重新排序后填写到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5分)
    ①提高开发商资金门槛     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③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④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⑤打击炒地、囤地、囤房行为
    2009年12月,中央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目的是调节市场预期,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   
20、请写出下列小故事中隐含的大道理。(5分)
     小故事:有一位妇人梦见自己走进一家新型的商店,不可思议的是,框台后面站着的竟然是一位天使。“您都卖些什么?”妇人兴奋地问道。“您心中所想要的一切。”妇人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决定要了一些人心最渴望的:“我要买平安、快乐、智慧以及坚强。现在就可以提货吗?”天使含笑着说:“孩子,我想你弄错了,我们这里不卖果子,只卖种子。”
                                                                        

                                                                        。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公司决定用“猎兔”的方式,从三个应聘者中选出一个部门经理。结果,甲最先发现了兔子,乙最先扣动了猎枪的扳机,丙最先在林莽草丛中找回了兔子。
        你认为应该选聘哪一个?为什么?请以你的理由为中心,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得抄袭。


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和解析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