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机智探究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机智是一种语文教师机智灵活地感悟课堂和引领课堂的一种教学行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运用,除了提高教师整体观念素质外还要具备:1.把握教学机智构成因素。2.养成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3.培养创造性的组织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怎样运用教学机智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如下教学机智法1.调整法。2.转化法。3.回抛法。4.接通法。5.疏导法。6.激活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机智将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素养,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关健词:教学机智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过程,教材就是教学的“对经”,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且主要是完成知识传授而不太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脚戏,更不喜欢课堂教学间偶然的另类认识---------在备课中不曾思考过的问题,使教师无从教学,陷入于教学难堪的境地。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对课堂偶发的另类问题视而不见,那么也不是明智之举,采用种种的美妙的借口转移话题,那么也只是权宜之计。要知道,正是这种并不是每节课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意外事件”,处理得当往往会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精彩,这就需要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不仅是用来应付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随机应变,化解难题能力,也是一种教学智慧,一种教学的高层境界。中学语文教学机智是一种语文教师机智灵活地感悟课堂和引领课堂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语文老师高素质的体现。就像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语文教学机智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应属于应激一种,在课堂教学中突然间冒出一个毫无思考过的问题,语文教师应随机应变在切入时机、切入角度上要适宜,适时,还要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上从容应对,才能生成课堂的精彩。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那么怎样才能具备中学语文教学机智呢?同一切创造性的劳动一样,是教师“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产物。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运用,除了提高教师整体观念素质外还要具备:
1.把握教学机智构成因素。从语文教学机智构成因素看,包括(1)亲和性因素。学生对教师才能的佩服,对教师人格尊敬,对教师情感的亲近,对教师威信的向住(2)强制性因素。学生面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而产生的规范感,对教师采用的奖惩手段而产生的敬畏感,对教师的考查而产生的压力感。(3)操作性因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等到各种感官的调动,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实践。认同辨异,想象联想,选择评价,重组迁移等各种智力的操练等,
2.养成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从运用语文教学机智所体现的教学能力看,包括(1)教师冷静理智的自制力.(2)灵活机智的解惑力.(3)随机联系的变通力.(4)及时果断的调控力等
3.培养创造性的组织能力。从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角度看,语文教学机智的运用应该做到(1)随机性:不局限于程序,而着眼于诱导学生学习的需要.(2)及时性:及时判断突发事件、意外事件的性质,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以免延误了教育的时机.(3)适度性:同原有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潜移默化、浑然一体。
4.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教学机智运用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个性特点,寻求创造性解决课堂教学矛盾的方法,努力达成原定的教学目标。如在分析《麻雀》一文的主题时,学生说出了伟大母爱,老师给予了肯定。而另一名学生却给了老师一个突如其来的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亲呢?对于这样一个很可能造成教者尴尬局面,教师并未责怪学生而是继续启发他的思维,以老麻雀的习性作为“乐学点”,用商量探讨的方法使问题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圆满解决。教学机智使老师的创造性在得到展现与发挥,面对各种另类的问题。
教师应怎样运用教学机智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如下教学机智法1。调整法。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早已设计,突然,课堂上出现了非认知因素的意外,这时,教师迅速把原有的教学法内容搁下,捕捉住眼前突发情景中所蕴含的语文因素,调整新的教学法内容,继续进行语文教学。如一位老师正在上语文课,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麻雀,这时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麻雀上,甚至有的同学还跑来跑去捉小麻雀,课堂上一阵沸沸扬扬,课堂教学被中断。但教师马上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当堂让学生写作《麻雀误入课堂》,课又正常进行。这实际上是一种就地取材的教学机智。语文教学的目标多功能多元化,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层次多方面。从来就不仅限于课本和课堂。2。转化法。课堂上,个别学生就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意提一句怪问,喊一声怪调,把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秩序破坏殆尽,课堂上出现了带有认知因素的意外,这就需要运用转化法。如一位年轻女老师正在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一段。一位男生自以为得意地发问:“老师,有美男蛇没有?”顿时,课堂上哄堂大笑。这显然是课堂上的恶作剧,但这位年轻女教师平静地处理了这件事。她说,这位同学有好奇心,很好。但思路不大对头,他感兴趣的是美男美女。而作者的思路是在于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迷人的外表,蛇是害人的本质。美女蛇,美男蛇都是害人的蛇、骗人的蛇。一番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发问的同学听得低下头。3。回抛法。课堂上的气氛正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内容认识、难免有差异,有错位。有时,学生猝不及防的一问,把认知冲突表面化,明摆到桌上来了,这是原来的教学设想所意料不到的。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皮球(问题)回抛给学生,让学生畅谈和交流。回抛带来了争议,让学生先争一争,以活跃气氛,让学生辩一辩,以启迪心智;让学生论一论,以形成共识。当然,在发生意外的认知冲突时,有的老师坦诚地向学生表示,自已也没有考虑成熟,待下课后再研究。不知为不知,也是一种抛法。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当一回先生,向学生请教。教学相长也是一种抛法。4。接通法。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进发,情绪高涨,出现了讨论的局面。但意见往往或散乱无序,或循环往复,或相持不下,或莫衷一是,发展下去眼看就会开成僵局。这时,教师要善于把讨论引向集中,朝着讨论的目标接通,指导学生找到新思维起点,使课堂的发言讨论得以顺利发展,讨论的问题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5。疏导法。追求课堂上的冲突,期待点拨后的回响,这是一种理想境界的教学境界。但有时又事与愿违,学生的思维往往或停滞,或搁浅,或凌乱,或呆直,不甚流畅,不会变通。一时间,学生思维能力出了障碍物,在课堂上卡了壳,陷入沉默冷场的僵局。学生的思维流向,顺势疏导,刻不容缓。课堂上,只有不善疏导的老师,没有不愿意思考的学生。教师的功能在于,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侯,展示他各种创造性才能,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或联类比喻,或调整程序,或寻找突破口-------疏导的机智全在于对课堂信息反馈的把握和利用。如前些天,笔者有幸参加听课活动,听一位教师上八年级事物说明文作文课.整堂课从教学流程来看,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大致体现了回忆课文知识------事物(小白兔)说明--------修改说明文字---------事物说明练笔(奥运会会旗介绍)-------学生作品展示介绍等教学思路,教学形式活泼,方法灵活,学以致用,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兴趣比较浓厚,利用多媒体上了一堂新型的课。但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当多媒体屏幕出现一只活泼可受的小白兔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进行口头说明。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屏幕上可爱的小白兔,想想怎么说明?
生1:小白兔的毛是毛绒绒的,一对长长的耳朵竖起来,前腿短,后腿长。
生2:(插嘴):还有小白兔的嘴巴是三角瓣形。
生3:小白兔眼睛红红的。
突然有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话“这只小白兔是母的”全班同学立刻都笑起来,连我们听课老师也笑了。可是这位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不做解释,一笑了之。
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公开课,应体现执教者的水平,起着示范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怎能一笑了之呢?而是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怎么教呢?笔者认为:教师听到这一句话“这只小白兔是母的”之后,应请这位学生说说理由,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事物(小白兔)认真观察,如果不能说出理由,教师应加以引导,重新认真观察,屏幕上的小白兔姿势和眼睛,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学过《木兰诗》的一句“雄兔脚扑溯,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话,并用这一句话来解释屏幕上的小白兔的眼睛,从而来判断小白兔的雄雌,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回答。这样既复习旧的知识,又采用了引用说明方法来说明小白兔。解决教师尴尬的境地,体现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水平。6。激活法。课堂教学已接近了教学目标,学生满足者有,半满足者有,不满足者亦有。高明的教师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再将一将,激一激,指引学向更高的境界迈进,让课堂上又鲜活流动起来。一激再激,压力带来了动力,动力带来了活力,活力带来了竞争力。竞争的机智一旦引入课堂,其效益倒是师生都始料不及了。
语文教学机智把课堂还原成一种生活,催化成一种课程,升华为一种境界。而如果语文教师把这种机智濡化成学生的学习素养,那么,它就会对学生人生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机智将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素养,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