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思维作文例析
递进式思维作文例析一、递进式立意
话题:曲径通幽
标题:径不“曲”,何以通幽?
开篇点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曲径通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
引述过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实,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曲径通幽,又何止于此?
曲径通幽,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
分析说理 曲径通幽,是摄影爱好者不断找寻的目标(事)
曲径通幽,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
曲径通幽,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人)
联系现实:曲径通幽,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呼应开头:“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
二、递进式例析
话题“挫折”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本文结构-----递进式)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开篇点题)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比喻论证)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 (引证论证)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巧妙过渡,正面启下)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①)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例证②)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小结上文)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反面论述, 论述简洁)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引证论证)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比喻论证)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点评:本文结构-----递进式。论证方式----引证论证,比喻论证,例证论证)
三、实战演练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展示】
种子
陈嘉禾
这是一颗怎样的种子啊!
它躺在细密而柔软的暗色泥土上,就这样安宁而静谧的躺着,微微敞着它赤色的开花的心。
我小心翼翼地拾起它:色深却柔嫩的外壳一圈圈的卷起来,末端有着隐隐的浅绿,像是一层层的蝉翼围起来的小小的城,有着不触摸就无法感知的温柔。萼片上生成的白色的细小绒毛,朝圣似的匍匐在阳光下:这唯一一次的生命啊,谨慎的不敢走错一步。于是这小小种子上的每一记色斑,每一处凹陷和曲卷的弧度,就没有一处是长错了的。我不得不在拾起它的那一刹那,惊讶与屏息于这小小虔诚的心,与生命最初、最初的美丽。
将它托在手中,这小小种子沉重的好像一股绢细而持续的水流从万丈高空直直垂下在我的掌心。我能够清晰的感到它迫切的开花的心在我手掌的纹路间有规律的跃动。不,不止是开花的愿望,还有对生命本身的虔诚热爱,对那也许是唯一一次春天的渴盼,对成长的慎重,对高处的向往,甚至是在静默的等待中无休止上演的对未来开出的花儿笑起来时眼角细纹的想象,这样致密的填满了这小小赤色的心呵!相较之下,那刚刚使我喟叹的上苍赐予这小小生命的最初的精致瑰丽的外壳又是多么的薄,多么的纤小,多么的不堪重负啊!
细想之下才明白,原来这小小种子生命的第一步竟是要让心中的希望沉重到将自己压在泥土中,膨胀与强壮到撑开自己的躯壳,才能够破土而出见到原本就在头顶的那一片蓝天。
我不由得对这小小的种子怀满了敬畏,小心的将它放到原来的土地上,不知这小小的心将来开出的会是怎样的红硕的花朵呢?再想到我们的生命,相较这小小的种子,以及它萌芽之后冗长的青春是那样的短暂,这短暂便使得我们在放弃生命最初的包裹与保护,挣破那些难以分辩的束缚时不容有过长的犹豫不决。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以见证生命中所有的美丽,而不仅仅是一颗种子般怀着美好憧憬的幼小的心。我垂下手,感到自己沉甸甸的心。
满树花朵一粒种
春天来了,东教学楼前甬道两侧的玉兰花也从睡梦中醒来。前两天才见树梢只有几朵半开的花,今天又从东楼前走过,不经意间发现一树树的玉兰开满了花朵。远远望去,像蓝天上的一朵朵白云那么洁净,那么耀眼。我驻足树下,痴痴地想,大自然实在太奇妙了,一棵树居然能开出这么多的花;更奇妙的是,这些花朵连同这些树木,都源于一颗颗小小的种子。
是啊,玉兰花是这样,杏花呢?桃花呢?梨花呢?绝大多数植物的花朵和植株不都是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吗?
其实,不仅植物是这样,人生的事业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事业的种子人们看不见、摸不着而已,因为它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东西,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理想。
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
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的理想。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耐力攻读前人留下的煌煌巨著,以至把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地面磨出一道深痕;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忍受得了贫穷和饥饿,写出了《资本论》这一旷世杰作;有了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敌人。总之,正是因为有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能构建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第一位巨人;也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这一理想,才有了我们今天千树万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花蕾。
成为一个发明家,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工作,就是爱迪生的理想。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爱迪生就能在他卖报的火车上作实验,就能在被人打伤耳朵留下残疾的情况下坚持不辍,就能在几百次几千次的失败后继续探索,就能在工厂和实验室被大火吞噬后从头再来。正是有了这种理想的种子,他才能搞出两千多项发明;正是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世界各地的街道两旁,才能在夜空里开满火树银花。
朋友,人类的理想是一颗更加神奇的种子,只要有了它,我们身边就可以开出数不尽的花,结出数不尽的果,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更美丽的大花园,一个四季飘香的大花园,你说对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