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论坛's Archiver

心雨 发表于 2015-5-15 09:13

新材料作文“驯兽师之死”导写与佳作

新材料作文“驯兽师之死”导写与佳作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马戏团里的驯兽师,以训练老虎闻名世界。

他不但能教那百兽之王乖乖地跳火圈、上刀梯,而且有个别人不敢的绝活–拉开老虎的血盆大口,把自己的头塞进去。

他在观众的惊叫声中,表演了上千场。跟他合作多年的那头老虎,已经驯良得像只小猫。

但是他终于死在那只老虎的嘴里,连喊都来不及喊,就被咬碎了头颅。

因为他在上场前刮胡子,割破了下巴。

老虎嗅到了血腥味……

以上是一则小故事,但它多像寓言故事啊。它引发你思考些什么呢?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与之类似,请结合你的经历、体验、感受或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导写指津】

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表演了上千场”与“老虎嗅到了血腥味”,需要写作者深思。这则材料,初读,基本上都会围绕“本性”这个词语来思考,但深入进去,还可以思索:是什么触发了老虎的本性大发作?因为毕竟还有一个关键句“表演了上千场”。

由此,就可能发散自己的思维,由“血腥”而联想到“必然与偶然”、“细节与习惯”,或者联想到“法律与约束”、“文化与价值”,联想到“生命的两难”、“死亡的终极力量”......诸如此类,都有价值,都值得挥笔为文。

【佳作展示】

昭君的两难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辗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这一夜,一贯无波无澜的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只老虎,而她需要将自己的头探进虎口。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也想到了两国永久的安宁。 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⑤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名师评点】

        高考作文是对思维、语言文学水平的综合考察,文学是语言的精华,只有具有文学性的文章,才能最为充分展示作者的语言能力,也才能抢眼脱颖而出。除了语言清新,还能从历史材料中汲取智慧,以自己的心灵去复苏“昭君”的情感世界,实属创新。作者很善于描写,昭君的故事本身本不很新,但作者细腻而传神的描写,使得那一夜的选择如在眼前。在众多的“故事新编”的文章中,本文是佼佼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文功底。

      ①本文话题:心灵的选择。文章以四个并列短语开篇,写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②细致传神的描写,显示出作者的文字工力。

       ③细节描写,飞蛾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暗示下文内容。

       ④文字多以短句,急促,切合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心态。

       ⑤两难,让昭君更美。



                                                                                               偶然?必然!

         当驯兽师头碎虎口之时,多少人以为那不幸只是意外,但真的只是偶然吗?失败的偶然背后,何尝不隐居着必然!在偶然与必然的较量中,成功与失败便轮番登场,带给人喜怒爱恨。而我更希望从成功者身上来翻翻必然与偶然给他们留下的印迹。

        当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美的证明时,举世震惊。但年轻的他却十分平静,他早已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他深知自己为此付出的心血。       

         当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时,整个工厂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却平静地说:“这一切源于我几十年的积累。”       

         是啊,人的成功或者挫败看起来只是源于运气,但在那成或败的背后,却隐藏着世界的某种必然的力量。

        “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他被施以腐刑时,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因此沉沦。但他咬紧了牙关;立誓用文字释放生命的振奋。他把至情熔成笔端流淌的华章,用血泪演绎了史家的千古绝唱。遭遇如此不幸之人有如此成就,确实出人意料,但有如此傲骨之人终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又是多么自然!       

         当清朝统治者得意洋洋地看着抗英的林则徐被充军伊犁,那位英雄老人却出人意料地带领伊犁人民披星戴月、风尘仆仆,挖起了引水下雪峰的水渠。他在徘徊于人生低谷之际,仍不忘造福当地的人民!而这一切,不正是出自他一片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吗!就这样,林则徐在人们的惊叹中,做出了在他自己心中最该做的事。他的事迹,彪炳千秋!       

         又岂止是对个人而言呢?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也是如此啊!       

         七十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这一创举,让世界震惊。但这不正是由于中国正在强大吗?       

         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沉着冷静,力挽狂澜,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别国代表惊讶地竖起拇指啧啧称赞时,他们又怎能不承认,这正是中国;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国家的真正实力啊!       

         当一颗种子在峭壁上发了芽,当河蚌呈出光彩夺目的珍珠,人们会感到多么的惊喜!但是,在它日日夜夜不停的奋斗面前,在它每日忍受沙粒磨砺的痛苦面前,这一切,又是多么自然。       

         原来,那出乎意料的成功,往往也在常理之中。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