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黄药师的岛”导写与佳作
材料作文“黄药师的岛”导写与佳作【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佳作展示】
使自我常在(题目即为中心论点)
高三(1)班 黄雅齐 点评:茹清平
金庸大师笔下的黄东邪,顽皮,偶尔犯点小邪气,却为众人称赞、羡慕,为何?因为他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美丽小岛。(引材料,简洁明了,强调“属于他自己”,暗示自己的切入角度。)其实,这只属于黄东邪的美丽的小岛,不只是指“岛”,更是指一个强大的“自我”,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点明“岛”的象征义,审题准确,且为下文展开论证确立了恰当的切入点。)
一个人为什么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什么要使自我常在?(提出问题,从“为什么”的角度拓展,这是议论文的一般思维模式。)这值得深思。记得仓央嘉措在《问佛》中写下这样的对话:
我问佛:“如何能常?如何能静?”
佛曰:“寻找自我。”
呜呼,这间接的对话里包含了多少众人淡忘的哲理!(选用的材料很典型,很有文化味。)流年换颜,时光椎人,芸芸众生无不向往恬静,从容,而洒脱的生活,只是真正懂得“自我”意义的人往往是少数。台湾圣严法师说得好,“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很多时候,生活质量如何不是取决于外部因素,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这内心,指的便是“自我”,指的便是自己的心灵世界。只有心灵世界安定而富足,才有可能不为外利所诱,不为外名所动,不为外象所惑,才有可能心如止水,从容恬静,处变不惊。如果能够如此,则何所往而不潇洒?何所往不能寻觅到黄东邪所在的那种美丽的小岛?(这一部分论证“为什么”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心如止水,从容恬静,处变不惊,获得潇洒。)
那么,如何才能守住自我,使自我常在?(从“怎么办”的角度拓展,层进式思维。)
让我姑且辩说一回。
要使自我常在,应当有一份美好坚韧的追求。(分论点)苍鹰慕空,凤凰栖梧,草木向阳,漫漫生灵尚且知道要给自我一个追求,更何况人乎?追求犹如青鸟翱翔的彼岸,是人生在世的不竭动力。这追求可大可小,大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至为双亲创造一个温馨的家,但只要心怀纯正,都是无可厚非的。这追求不必繁,不必杂,抱有一个,常吟之颂之,牢记于心,便可使“自我”有明确的方向,而至于恬静、淡泊。
要使自我常在,还应当有一份和而不同的仁爱。(分论点)世间万物自有其来去。亦自有其精彩。生而为人,我们在为自己的灵性欣喜的同时,也要欣赏万物个性的存在。试想,若万物如一人,没有不同哪里来的精彩纷繁?须弥纳芥子,芥子也可纳须弥。心怀和而不同的仁爱,便可视诸物于一家,宽容待万事。在领略众生百态之后,愈发坚定“自我”的存在。所以要使自我常在,必少不得这一份极致的仁爱。(这一部分论证“怎么办”——应当有一份美好坚韧的追求,有一份和而不同的仁爱,层次清晰。)
发现自我,守住自我,使自我常在,而且有追求,有和而不同的仁爱,又何须为世俗所困,为金钱所累?为名利所诱?困惑时,迷茫时,不妨想想这句话——
宠辱偕忘,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随意,任天边云卷云舒。
当此之际,何所及而不从容,何所往而不潇洒?(总结全文)
守住心中的小岛
高三(1)班 杨宗柱
世上大抵有两种人,一种人十分善于模仿与改变,一种人却十分执着,坚持心中所想,永不放弃。按常理说,第一种人活得更好,因为善于改变的往往能从善变的环境中获得不俗的成就。可事实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第二类守住了心中的小岛,坚守着自我。
守住心中的小岛,便是坚持心中所想,坚持心中所求,带着梦想上路,往往使你事半功倍。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护士,也是心中小岛的捍卫者。家族的压力,没有压垮她扶贫济困的梦;迂腐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环境,不妨碍他从事护理工作。对当时贵族而言,她有损家族荣誉。但对后人而言,他是最值得尊重的白衣天使。是什么支持着他的呢?是病人,是梦想,更是他心中那不容侵犯与玷污的小岛。假如他心中没有一座小岛来储存自己的梦想,捍卫自己的梦想,或许她不过是一个自恃高贵的贵族而已。
守住心中的小岛,这是一件艰难而漫长的任务,需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赫赫有名的奢侈品牌——施华洛世奇水晶的创始人丹尼尔·施华洛世奇便拥有这么一颗心。他的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世界上最闪耀的水晶。正是因为这个小岛,他耗时九年,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水晶切割机。正是因为这个小岛,他背井离乡,远赴奥地利小镇瓦腾斯。正是因为这个小岛,他在历时三年后,研发出了制造水晶人模型的新技术。丹尼尔所做的一切一切,皆始于心中的小岛,他一直用行动,用生命去守住了心中的小岛,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信念,才成就了他在水晶制造业的王者地位,成就了最伟大的奢侈品牌——施华洛世奇水晶。
由此及彼,我们看见了被禁十五年的昂山素季那政治开明的小岛,看见了陶渊明那无忧无虑的小岛,看见了旭日阳刚那充满希望的小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守住心中的小岛的人不一定是成功的,伟大的,但他们一定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着“我”,活出了“我”。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迁是贤人”,与其懵懵懂懂地活着,为什么不为心中小岛所活?为什么不活在心中小岛?至少这样的你是快乐的,潇洒的。
心存莲花
高三(11)班 王昱炜
我心中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一刚一柔如此交融,故,坚若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莲花。
——题记
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做人当如黄药师,你尽可顽皮,尽可邪气,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桃花岛——宁静与诗意。(提出自己的观点,角度独到。)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用他自己方式阐释出了宁静的深意,我们仿佛看到他闲庭信步,观庭外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弘一大师虽有家国之痛,但心中仍有如莲般的宁静岛屿,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一心向佛,苦心修炼,赢得万众敬仰。试想,如果没有这种内心深处的宁静,他又怎会悟出人生的真谛呢?(阐释宁静的境界对人的重要性,选取“弘一大师”这一素材为论据,典型深刻。)
“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界上最美的情郎。仓失嘉措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般的诗意为我们诠释了一种人生新的境界。他虽叛逆,但心中仍存一朵傲气红莲,那便是他内心的诗意。如此,他问遍了佛理,他率性自然,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旅途。(阐释生活的诗意对人的重要性,仓失嘉措这一用例也很有文化味。)
如今,我们的宁静早已不知所踪。“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正如那“庸人”般,整日为名上下奔窜,为利左右窜奔,许多人的心中早已没有了宁静,没有了那支只属于你的莲花。更何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对李白、杜甫感兴趣的越来越少,对迪奥、奥迪十分关注的越来越多,我们的诗意早已缺失,间或有“伪诗意”窜出,只能被人所耻笑,为之所痛心。远有“羊羔体”之辨,近有“文化故里”之争,内有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外有“要正面宣传”的专断……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因宁静与诗意的流失而痛心疾首!(反面切入,与前两段形成对比,使论证充分而有力度。)
究其根本,还是源于我们对宁静的体会不够,对诗意的漠视与淡忘。学一学黄药师吧,为自己留一个空间,种上心中美好的莲花,换回内心的本具,是在这个社会之中不被丑化,不被欲化的根本方法。
日本法师吉田兼好有这么一句话:“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遵循万物的宁静天道,诗意地栖居,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桃花岛。而我,甘愿为一株辛夷坞芙蓉开在世间种种圆满的规则之外,心怀宁静与诗意,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走出小我,成就大我。(从怎么办的角度切入,与前面的几段形成层进式结构。)
栖息在这个社会的现代人都需要一座宁静与诗意的岛屿,都应该心存莲花,活出人生的高贵与高度!(呼应中心论点,回眸一笑。)
你的特色,你的岛
高三(11)班 柏思茗
如材料中的黄老邪一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座岛,也可以有萧有剑有明月。这是属于你的岛,只有你有进入的口令。这岛,是你的个性倾注而成的特色岛屿。
有的人拥有一座忧伤的岛。许知远,这个80年代的文艺青年,用80年代人特有的忧伤填满他的岛。在这座岛上,连空气都呛人,连天空都在流泪。他在风靡全国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他的迷茫和对文化缺失的呐喊。虽然如此,但他不允许别人踏进,或者说,没有人能踏足这座忧伤的岛,这是他的特色,有人能否认这个文艺青年的忧伤特质吗?拥有一座忧伤岛的人还有很多,如帕慕克,即使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法舒缓他的愁。他以伊斯坦布尔人特有的“忧愁”构建了他的岛,构建了他的文学殿堂。敢问,这世间有比他更深的忧愁吗?
有的人拥有一座辛辣的岛。尽管充满唇枪舌战,但你又不得不钦佩它,尊重它。古往今来,或许没有人的笔比他的犀利,没有人的思想比他的更深刻,没有人敢否定他,只有人崇他敬他支持他,他就是鲁迅。鲁迅用他独特的辛辣的语言讽刺祥林嫂孔乙己们,用挺直的笔杆抨击资本主义的乏走狗们,用中国人的脊梁震怕伪爱国者们。鲁迅用他独到的见解和批评为国人搭起一座守护精神家园的岛。
欣赏了这么多前辈的个性特色之岛,我不禁要问: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岛呢?我们这一代人似乎特别失落,似乎特别没有价值。我们,是被前辈称为90后的一代人,被贴上叛逆的标签,被骂没有出息。难道我们就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当然不是。我们一手撑着无边的夜,一手握紧笔杆。虽然我们的笔不如李白豪放,不如李敖狂狷,不如乔姆斯基犀利,但我们稚嫩的笔尖同样注入了力量。我们为将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谋一席之位而苦学,我们在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与古人交流、与世界对话,我们努力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卫自由精神。不久之后,你且看,我们的构建的个性之岛,特色之岛会让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毕淑敏说:“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朋友,请大声说:我很重要,我要努力建出属于我的特色,我的岛!
心灵的岛屿
高三(11)班余颍露
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金庸笔下的黄东邪,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自己的美丽岛屿。此话“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都应该有这么一个岛屿——心灵的岛屿。
也许你会问,心灵的岛屿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心灵的岛屿是内心深处的存放你梦想、信仰、回忆等一切美好事物的所在,它纯净澄澈,别人无力进入,只属于自己。像法国大帝拿破仑,他幼年时曾对他的叔叔说:“天边高挂的那颗星,便是我的梦想之心,它将一直为我而闪耀。”拿破仑心灵的岛屿,就是天边的那颗明星,事实上,那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它一直珍藏在拿破仑的心灵的岛屿,凭借心灵的岛屿这颗希望之星的导航,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
你也许还会问,为什么需要心灵的岛屿?因为它的存在,可使我们在追名逐利,形色匆匆的世界变得宁静。诸葛亮不是谆谆告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吗?苏轼被贬赤壁,平淡超脱,淡然处之,不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吗?心灵的岛屿越是宁静,越能体会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我们才能不被世俗困扰,活得悠然自得。
这心灵的岛屿更是开满梦想之花,促使我们不断向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小男孩圣地亚哥,就有这么一座开满梦想之花心灵的岛屿。他因着这座岛屿,他不断寻找,不断前进,去完成自己的“天命”,找到那份神秘的宝藏。若不是有源于开满梦想之花的心灵岛屿,或许他早就放弃一切,乖乖当一辈子牧羊人了。勇敢的男孩科迪麦卡斯蓝不也是如此吗?天生两腿没有胫骨的他却坚守开满梦想之花的心灵岛屿,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终于成为残奥会运动员,并获得一枚金牌,证明了自身价值。有开满梦想之花的心灵岛屿,他才如此坚强,才敢于向命运挑战。
漫漫人生路,难免曲曲折折,难免沟沟坎坎,但千万不要忘了,你有一个心灵的岛屿,拥有它,穿叶拂枝,芳香弥漫,或许会落下泪来。但这泪绝不悲凉。
自己的岛屿,自己的歌
高三(11)班 欧芸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人世茫茫,生如寄旅,如有着经天纬地之才黄药师,偏安一生于那疏影缤纷的桃花岛,只怕流水年华春去渺。生如茶蘼,我们又何不仿效黄东邪,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岛屿上,借来他那只青玉萧,按一曲个性之歌?
忽而想起了历史上最寂寞的帝王——雍正,他大刀阔斧地改革,不顾旧贵族“雍正弑兄逼母篡位夺权”的骂名,最终也只是正了正脊梁,以帝王之傲,写了一本寄告天下的《大义觉迷录》,那般地低下身段,却没有让历史看轻。仿佛那匍匐在前往布达拉宫路上的藏民一样,将身低进尘埃里去,却不得不让人肃敬起来。若雍正一味迎合贵族势力,丢掉了自己“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个性,又怎能缔造乾隆盛世的前音?若雍正不把这天下作他自己个性的岛屿,又怎能创下皇权顶峰这古今未有之变局?若少了一泓个性之泉,桃花岛不过死山死水死岛而已。
黄土高坡是唢呐啸落黄沙的故乡,雪域高原是马头琴舞乱扬雪的殿堂,而只有那草长莺飞的江南才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在历史的转身处,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还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费思量,难端详,也不得而知,如风起于青萍,这只与个性有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在那老树昏鸦之地,雨落青苔的小巷,才有二胡那空灵婉转的凄洄之音。若无这个性的选择,怕是那将二胡演绎地如阳光不锈般的瞎子阿炳,只能在一风雨晦晦的夜里,颓然死去。半生茶蘼,半生净,清净而生,清净而去。若缺了一曲个性之歌,黄老邪那引以为傲的碧海潮生曲,最多不过一曲哑音。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盛衰荣辱之道自有其律可循,你且看那竹林里携琴自唱个性之曲的嵇康,在那乱世中龙吟方泽出海底;且看那江南“换得桃花作酒钱”的唐寅用一只个性的笔,画出的积墨寒鸦宛在轻啼;且看那自谓“世间最美情郎”的六世喇嘛藏央嘉措,因多少闪闪发光的个性之诗,让人匍匐,只为触得他指间的轻灵?
观之今世,有多少“孔乙己”跟在名利尘世之后亦步亦趋?有多少人自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酸腐书生只知追名逐利?而你们又把个性——这朵浮云、这抹风影、这人生的指向标置于何地?
在你心灵的桃花岛上,是想要死泉戈壁,还是烟霞万里,全在你的一念之间,而在这岛屿上,少了个性,却是寸步难行。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在耳旁萦绕不绝,此时何不以个性为经纬,织出只属于你的朗朗天地?
人且做,天且看——浮云世事,如是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