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论坛's Archiver

心雨 发表于 2015-5-14 20:58

半命题作文“ 是一本书”导写与佳作

半命题作文“     是一本书”导写与佳作

【主题】想象创新

【模拟金题】

请以《______是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一、巧妙拓展,灵活补题。半命题作文为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如何选词也给不少考生带来困惑。根据题意,世界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人生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只要琢磨透了“一本书”的含义,就便于补题、选材与构思。

二、小处切入,写细写深。本题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除了要避免雷同,还应该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同学是一本书》为题,可以选取3-4个有代表性的个性同学来写,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着他们的丰富和他们的纯真。行文中,可以抓住几个精彩的、动人的、震撼人心的镜头,细腻的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力求靠细节取胜,靠刻画出彩。

    三、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对于各种文章体裁,要求每个考生会十八般武艺,精通三四种,擅长两三种。近年来各地半命题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同时考虑,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择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作文。《     是一本书》这个半命题作文适宜写记叙文和散文,不适宜写说明文和议论文。

四、围绕补题,美化语言。选材要小巧玲珑,而且另一半也宜在人物、生活等比较熟悉字眼上打主意。行文中,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青睐。如以《父亲是一本书》为题,采用五个排比段“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前言’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湿润’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乏味’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破旧’的书。”可让文章呈现出美感,可让情感呈现出波澜。


【素材链接】

名言素材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子们走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尚·保罗)

★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俄罗斯谚语)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霍姆斯)

慧语素材

◎人生是本书,自己是写书的作者,社会家庭是图书馆,爱人是管书的使者,知己是忠实的读者。

◎女人是一本书,一本充满四季情怀的书。她具有春的羞涩,夏的浪漫,秋的洒脱,冬的端庄,她有花的清香,诗的韵味,舞的旋律。

◎洒脱飘逸的人像一本散文集,多愁善感的人像一本抒情诗,乐观风趣的人像一本幽默词典,思维缜密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男人是汉书,老人是史书,军人是兵书,僧人是经书,多胞胎是丛书,离退休了是闲书,良朋诤友是参考书,那些以刺青、文身、彩绘为时髦的年青男女是图书。如果你身高体胖,那是大开本;如果你小巧玲珑,那是袖珍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禁书,让好人成为畅销书,让我们用心血为墨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都只一册,因此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

◎缘分是一本书,不能轻易接触,翻得太认真,会揭示痛苦;缘分是一本书,不能轻易接触,读得不经意,会错过幸福。缘份这本书,让人生有时像魔术;就是这本书,让人生变的不服输。缘份这本书,让人生找到了归宿;就是这本书,让人生一步接一步。

◎湘江一波一浪地起伏着,就像弹词艺人在弹唱一曲家乡人酸甜苦辣的故事。湘江跟着历史长河向前流淌着,似一盘明镜,把家乡人奋斗的历史再现在人们的心中。湘江还是一本书,你若细心解读和咀嚼,就将有千万个情结涌上心头。

◎感情是人生的一部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佳作展示】

妈妈是一本书

王玥

妈妈是一本书,打开她,一股素淡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醉神迷,令人赏心悦目。

翻开第一页,你会发现:妈妈这本书的序言里面写着的主旋律就两个字:“母爱”。

母爱宛如一棵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份爱,虽然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出一份惊人的伟大。沉甸甸的母爱呀,有谁能掂量出它的分量,又有谁能真正报答?

在一家三口中,是谁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顿饭,是谁早早做好,却草草入口?每件家事,是谁操心最多,却从不计较?是妈妈!

妈妈是一本书,这本书的每一个情节都在诉说着劳累和辛苦。

少儿时,是谁讲给我真善美,假丑恶;童年时,是谁教我学用电器;青少年时,是妈妈教我生活经验……是妈妈!

妈妈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奉献和付出。

翻开第二页,你会发现:妈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心和爱抚。

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和妈妈走在大街上,凛冽的寒风直往衣服领子里钻。风吹着头发乱舞蹈,打在脸上疼极了。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希望能让我的手稍微热乎点。北风呼呼地吹,妈妈把我的手握得更紧了。哎,天下可怜父母心呀。一阵风吹来,我的眼睛湿润了。

妈妈是一本书,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柔情美。

每次数学考试,我考得都不理想。到家里,把试卷交给妈妈,转身走开了,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落。不知何时,妈妈出现在我的身边,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知道错哪儿吗?”我含着泪,咬着唇,摇了摇头。妈妈笑着说:“你考试不能只想得高分,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样,每天多练习,就不信你数学考不好!”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妈妈帮助我一起检查错误,认真地讲解,鼓励我自己动脑思考。于是,妈妈在我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妈妈是一本书,书的装帧设计有着哲学家的睿智,有着艺术家的灵感,有科学家的聪明。

朋友,你有这样的百看不厌的书吗?

长大的雏鹰,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离开老家,但我会永远收藏妈妈这本书。

【点评】

一、反复出现,文眼明亮。作者在文中用了五个“妈妈是一本书”来赞美妈妈,既有反复,又有变化,语意层层递进,印象步步加深。“素淡优雅”语气肯定,毫不含糊;用“主旋律”突出“母爱”,先声夺人;“每一个情节”“主要内容”“魅力”“ 封面设计”,语意加强,形象具体。作者运用反复出现、层层递进的笔调表达对妈妈、母爱的热情歌颂。以“打开”开篇,以“收藏”卒章,礼赞“母爱”贯串全文,感情炽热。

二、反复品读,文质兼美。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很能叩住学生的心灵,很难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文章词语丰富有变化,句式错落有致,长句短句协调使用,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结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