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开头(或半开头)作文”斯巴达勇士的剑“导写与佳作
给开头(或半开头)作文”斯巴达勇士的剑“导写与佳作【文题回放】
材料:一位斯巴达人对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 ”
要求:母亲会对孩子说什么话呢?请发挥合理想像,在横线上加上母亲的回答,并以以上材料为开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导写指津】
本题为“半开头”作文。
首先解决“半”的问题。虽然题目要求“发挥合理想像”,好像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就可以尽情想像,什么话都可以填在横线上。其实不然。横线上的话受上一句“我的剑太短了”的制约,只有填上与剑长短有关的内容,才不会答非所问。比如,有同学写“孩子,别说了,咱们先吃饭吧”,那该文要写什么呢?要写“吃饭”话题吗?写“吃饭”话题可以吗?显然,写“吃饭”绝不是命题者的意图,那是在闹笑话。再比如写“孩子,勇敢最重要,你要勇敢”,似乎与“我的剑太短了”的话题接近,但“勇敢”话题,也是答非所问,在立意上也不够准确。如果“勇敢”话题被允许,那其它诸如“勤奋”“耐心”等话题也可以被允许,那材料对审题的限制作用就丧失了,就太容易套题了。而防套题,是命题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学生审题时要转换角度,不能只想着怎么写,还要想评卷者会怎么看,要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想问题,因为——作文的分数不是作者给自己打的,而是命题者——或基本上与命题者“一国”的改卷者打的。
不过,如果全文拿“勇敢”和“剑长短”作比较,认为勇敢可以弥补剑短的缺陷,胆怯者才依赖长剑,也可能切题;但全文仅论“勇敢”,而不管“剑长短”,就偏离题意了。
那“剑的长短”的话题能写些什么呢?比如可以直接论剑的长短在作战中的利弊,也可以引申为“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扬长避短”等,大体上可以从“剑的长短”的实际含义和虚化含义两个角度来论述。当然只要具备明确的观点,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所以,学生考虑的重点不能只放在“合理”上,也要放在“半开头”的“半”字上,要注意材料的隐性限制。
其次解决“开头”的问题。
开头,对全文起制约作用;开头,就包含着全文的中心。全文要围绕开头或顺着开头而写,不能旁逸或中途易辙。这个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否则材料就起不道限制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几项给开头(或半开头)作文的常识:
其一,“以以上材料为开头”,在写作时,文章开头不能有任何的改动,不能添加或减少一个字;
其二,横线上最好只写一句话;这一句话最好是概括性的、不是描述性的话,是明确、清晰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让评卷者一目了然。
其三,题目最好和划线上的句子观点一致或相近,否则就会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文章是该受题目的统摄,还是受划线句的统摄?如果只受题目的统摄,那划线句在文中的重要性就体现不出;如果只受划线句的统摄,那就可能文不对题,而文不对题是一种明显的文病。所以,题目的观点和划线句的观点最好保持一致,全文围绕它写就可以观点一致、用笔集中。
其四,该开头是记叙文的写法,如果写成议论文,就应把它设计成议论文的一个例子;如果写成记叙文,就要考虑材料中的两个人物如何和你文章中人物和情节协调,叶云帆同学的《宁短一寸,不长三分》和曾庆豪同学的《长剑或短剑》,都巧妙地把该两位人物当作文章的两个主人公,从而解决了一篇文章中人物不一致、不协调的困难。
【佳作展示】
例文一
宁短一寸,不长三分
高三4班 叶云帆
一位斯巴达人对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宁短一寸,不长三分。”
孩子疑惑了。母亲解释说:“我和你说一个故事吧。曾经,我们斯巴达的第一勇士和雅典的第一勇士在山谷里决一雌雄。雅典人装备精良,配有最锋利的宝剑;而我们斯巴达的勇士只带了一把短刀,身穿粗布衣。”
“那么斯巴达输了?”
“不,我们的勇士虽然身负数剑,但最后一刀却插入了对方的心脏。”
“这是为什么呢?”
母亲说:“你去找斯巴达第一勇士学艺吧,等你明白了以后再回来。”
每年都有数目众多的人想成为第一勇士的弟子,而只会有一个最勇敢的人最终如愿。第一关考验是战胜一只公羊。许多配有长剑的孩子轻松完成。可是这位可怜的孩子由于剑实在太短了,甚至没有羊角长,无数次,甚至没能碰到山羊就已伤痕累累。
为了躲开可怖的羊角,他开始感受羊进攻的节奏,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躲避。成功掌握了主动,他抓住了时机滚进羊的身下,将刀刺入羊肚。
第二关的对手是发怒的公狮。大半的人吓得退了,留下的也胆战心惊。一位有利剑宝铠的孩子带头冲向狮子,连刺狮子数剑却不慎被狮子扑倒,被抓得面目全非。几乎同样的情况,那些使用宝剑的孩子虽然开始占优,可狮子终究不是羊,他们一一败落。
这位带短剑的孩子记得斗羊的经验,一上场便摸清狮子的进攻节奏,适时躲避,虽然狼狈不堪,狮子却也气喘吁吁。终于,还是人坚持住了,剑顺着肚子直入狮心。
孩子优异的表现得到第一勇士的格外赏识,问勇士:“你知道你为什么能成功,而他们不能吗?”
孩子摇摇头,说:“只是因为我剑短,不得不躲开狮子,再从肚子刺入心脏。”
勇士回答:“对。就是因为你剑短。在斗羊之时,他们因为有剑长的优势,失去了磨练的机会。而当战狮之时,优势不复,他们自然就失败了,而且长剑还阻碍了他们移动的速度;而真正的勇士懂得闪过对手的锋芒,然后插入对手的薄弱之处,力求一击致命,你明白吗?”
“噢,长反而是障碍,短却能促我变强。我知道如何回答我母亲了!”
例文二
长剑或短剑
高三3班 曾庆豪
一位斯巴达人对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剑的长短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如何使用。你认为短剑不好,大概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刺不到对方。但你是否想过,长剑同时有它的缺点,不易控制,还容易被敌人发现甚至被夺下,到时候你反而变成手无寸铁了。相反地,短剑在手中,可以挥舞自如;同时,短剑还便于隐藏,也可以作为一个致命暗器,在一霎之间击败对手。”
孩子说:“可是,我认为,长剑的杀伤范围大啊。我还是偏好长剑。”
母亲微笑着说:“诚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所选择。各有所好,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长剑者,常常是习惯与对方在一定距离对攻对守,此类人中许多人因为自身的素质不足,长剑就可以弥补它们。你说你喜欢长剑,那么你能用长剑击败我吗?”
母亲夺过儿子的短剑,给了儿子一把长剑,两人摆开架势。儿子长剑在手,如获至宝,急切地进攻上来。可是母亲都轻巧躲过或是挡下进攻。儿子越攻越急,越攻越近,母亲却不慌不忙地退守、再退守。这是,儿子将剑举过头顶,想奋力一劈——只是此时,母亲的短剑已架在儿子的咽喉旁。
“你输的原因有二。其一,长剑长却笨重。你有长臂和身高,再加上长剑,笨上加笨。同时,还有一个弱点,就是敌人可击截你的部位更大了。
其二,也是你输的最重要的原因——你不习惯长剑。长剑是你第一次使用,自然生疏。你自己掂量掂量现在你手中的剑,你是不是更习惯从前的短剑呢?好的剑法,是要在坚持不懈的锻炼再加上一次次战斗的洗礼之下才可能有的。那么现在你用短剑又能不能赢我呢?”
“……”“砰”的一声,剑飞起。儿子再次败阵。
“儿子,不管是长剑或是短剑,你随意选择一把,现在,你连一个女人都无法打败,你离斯巴达勇士还太远了!”
【名师评点】
以上二文均为记叙文(或曰小说),情节并不曲折,真实感也不甚足,但作为应试作文,具有许多优点:其一是,立意准确,故事都围绕“长短”而写;其二是,观点明白,且在文中多有提示(明示或暗示);其三,材料中的人物直接融于情节,显得比较自然,有点小说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