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论坛's Archiver

心雨 发表于 2015-5-14 15:44

高考对联题复习

高考对联题复习
一、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
  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
    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 ②图书馆里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
    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通常有三种类型:
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上文中的对联。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2、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下联的“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3、流水对: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三、对联的写作方法指导  
1、对联的内容都相关,在解答对联题时,就可以借助联想,利用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先把一句拆成几个词组,利用联想的方法,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例如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出的上联“扫千年旧习”可拆成“扫--千年——旧习”,与“扫”相关的词有“除、革、去、改、破、树、立、乘、展”等,与“千年”相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三秋、四时、一代、几辈”等,与“旧习”相关的词有“陋俗、歪风、恶俗、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就可以成“除百岁陋俗”“树一代新风”。这种拆合法对初学练习写对联的学生比较实用。
2、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也要注意立意。或写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历史,或剖析现实,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得有明确的感情,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选取符合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3、学生在平时应该多积累,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工整的对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读得多,记得多,对写对联大有裨益。
4、要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四、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A、根据提供的语境要求写一副完整的对联。
B、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这种题型考查是最常见的,2004年的高考对联题全是这种题型。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对联: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3、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5、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例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参考答案: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6、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概括式。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语段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举例略。 
五、模拟练习题
1、用对联表现自己的居室环境或者生活,字数五言以上。
(1)朝霞映窗棂——晚灯伴书声;(2)开卷读美文——抚琴奏妙音;
(3)月色与灯光辉映——天籁共琴声奏鸣;
(4)晨曦中书声琅琅——月光下琴音泠泠;
(5)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三更灯火,照亮学子锦绣前程。
2、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1)清音歌盛世/妙笔著华章;
(2)清风舞松涛/明月映竹影;
(3)和风吹绿柳/时雨润红花;
(4)风正民心顺/政通国事安;
(5)东风拂大地/政策暖人心;
(6)丽日当空照/和风扑面来;
(7)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8)希望工程播希望/文明国度创文明;
(9)满园桃李争春暖/遍山松柏耐岁寒;
(10)要迎着晨光实干/莫面对晚霞叹息;
(11)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12)一身正气操国是/两袖清风解民忧;
(13)振兴中华齐发奋/建设祖国皆争先;
(14)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树花;
(15)潇潇春雨润桃李/处处园丁育栋梁;
(16)岁月峥嵘须拼搏/年华潇洒莫蹉跎;
(17)江南景色千般美/塞北风光万象新;
(18)学子倾心昌国运/园丁励志育英才;
(19)青春有限宜珍惜/知识无涯应勤奋;
(20)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网络电话,往来仅在须臾间 。
六、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①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 
  ②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 
  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 
  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 
  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  
  此外还有赠联、勉联等。  
七、强化对联习题训练  
(1)、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  
  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岳阳楼上何绍基的一副绝好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对联中(“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 ”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 
(2)、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 
试完成下面五道题目:
1、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A、《子夜》难眠思《故乡》;《背影》可见是《母亲》。
B、寒尽桃花嫩;春归柳叶新。
C、千山齐唱迎春曲,万水同吟幸福歌 。
D、天上明月千里共,岁月峥嵘须搏拼; 人间春色九州同,年华潇洒莫蹉跎。
E、山经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进酒;柳坐东风翠欲流,春来无处不飞花。  
2、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3、某学校在开学前夕,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对联。
    愿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靠良师,布恩泽,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4、请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为司马迁拟写一幅对联。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请你利用相关知识,从下面八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组成两副合乎对联要求和特点的春联。
        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桃花艳艳山河添秀色 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答: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结合对联的结构、平仄等知识筛选组合)
6、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参考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八、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答:(A)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fǔ fú]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答:(A)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   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   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   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答:(C)   
1992年:“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C]  
2004年: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答:树一代新风
            祖国江山好           答: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答: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或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2、全国卷第二套(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答:正气满乾坤  / 瑞雪满乾坤
           ②科学能致富      答: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3、浙江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  
   (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
   4、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答:祖国日日新
            ②满园春色好      答: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5、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广东卷: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答: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考生高分下联:
1、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   
2、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   
3、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
4、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   
5、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   
另: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高考对联类型训练
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名联:
1.王夫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2.顾炎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3.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喜欢的对联:
1、                                                  
2、                                                   
3、                                                  
高考对联题: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
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
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
理由:
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
答案:【   】
理由:
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
理由:
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
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万山金     座凝香
新春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上联:                        
下联:                        
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
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 文学社【    】摄影小组【    】
7.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答案:【   】
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   】
四、律诗排序。
9.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
               ,             。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四句分别是:①入郭僧寻尘里去  ②小艇归时闻草声
③过桥人似鉴中行  ④浮萍破处见山影
请你根据律诗常识进行排序,能还原成正文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答案:【   】
理由:
10.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次序正确:
①调角断清秋   ②征人倚戍楼   ③春风对青冢   ④白日落梁州
⑤蕃情似此水   ⑥长愿向南流   ⑦大漠无兵阻   ⑧穷边有客游
A、①②⑤⑥⑦⑧③④            B、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D、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答案:【   】
理由:
五、根据对联知识修改对联
11.有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此联总体不错,但从工对的角度看,上联的“天下”二字改为      更妙。
12.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你修改。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    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         ”修改“         ”
13.据对联的特点,修改下面一副对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山间竹笋,尖尖的嘴厚厚的皮空空的腹。
下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         
14.下列对联,任选一副,把你认为不妥之处请修改过来。
要求:这是《状元之路》丛书的两副对联,修改时必须把丛书名字《《状元之路》镶嵌在对联中。
(1)上联:承日月精华出人间好书;下联:《状元之路》越走路越宽。
宜修改     联,此联修改为:
(2)上联: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分外妖娆;
下联:圆一个梦想,借状元之路千帆竞发。
此联应修改为:                                       
六、作对联
1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①扫千年旧习              
②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16.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参考答案
1.C
2.B
3.C
4.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陶陶  碧波竞舟十里欢
5.春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6.分别是⑤③①
7.B
8.B
9.D
10.D
11.把“天下”改为“中外”
12.把“稻麦”改为“五谷”
13.第一上下联,调换位置;第二改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4⑴,依下联改:日月精华愈出书愈好.依上联改“走状元之路铺大学坦途”,并把上联稍改为:“承日月精华创人间书典”。
⑵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百花齐放;
15.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迎十里春风,展千秋新颜;②大地气象新,人民志气高,
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16.才识贯中西
17.第一题①梅花朵朵香,生活步步高②神州面貌新,一枝杏花娇
第二题:春光融融新气象新风貌伴新年到来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