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论坛's Archiver

心雨 发表于 2009-6-26 22:02

2009年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

【命题趋向】
2009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把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层级确定为“E”,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修辞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 、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简明”会呈现综合性命题趋势,近年就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命题,在“仿用”、“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会向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修辞的考查多以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修辞,也涉及句式;不仅在仿写句式中考查,也在现代文阅读及古诗词鉴赏中考查。从2008年高考卷看,许多省的高考题对此考点考查了图文转换题,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语言表达运用往往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文转换等形式出现。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和语言表达的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语言运用水平层次的体现。备考时应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变换)”等结合进行。复习时可以通过摘抄用词准确生动的语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也可以通过多作修辞手法与句式的比较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考点透视】
1.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合地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1)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扩展。(2)提供一个中心句,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扩展内容。(3)提供一段话,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续写。(4)提供一个意蕴比较单薄的语句,要求考生运用修辞等手法使其丰富起来。常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有的明确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解题思路:①认真阅读题面,仔细辨清题目要求。②仔细审查所给语句,搞清该句蕴含的主旨是什么,主要信息有哪些,其主要扩展空间和方向往何处。③根据要求和扩展方向,理出一条合理的扩展思路。④根据思路,巧拟一个合乎要求的扩展语段。⑤将草拟的答案整理好后,最后誊写在试卷上。
2.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对有关信息的抽取提炼能力,一般要求对一个或几个语段进行减缩,或概括内容,或提炼要点,或归纳主题,或提炼新闻导语等。考查方式主要有:提炼要点、概括观点、削减内容、组织导语和拟定标题等。
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①摘录法(把所给材料中概括性的词语摘录出来,适当加以组织。)②删除法(删除与语段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③合并法(把最能体现语段意思的信息进行合并调整。)④概括法(用自己的话概括语段内容。)⑤定义法(确立定义概念中心语,找出揭示概念内涵的语句进行组句。)
压缩语段要从整体上把握所压缩语段的意思,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注意抓关键词、关键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再仔细地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要不超字数。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句式的选用和变换,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这几年有点弱化。
仿句是命题的热点。仿用句式是一种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题型,它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衔接等方面,需要考生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
解题方法:(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的特点(形式与内容,即内容、句式、结构和意境格调等),特别是隐含的信息。把握住例句的以上特点,就能够写出形神兼备的句子来。
变换句式考查的类型主要有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和句子的重组等。
(1)长句与短句。由长句变短句就是把修饰成分从原句中拿出变为独立的单句;由短句变长句就是先找出陈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把几个短句变成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先把短句中分别跟中心词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再跟中心词搭配。
(2)整句与散句。多数情况下是考查把一组整句中的一个不和谐的散句变成和其他整句结构相同的句子,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和对偶句。
(3)肯定句与否定句。把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时主要是看否定词和疑问副词的数目,加起来是偶数即为正确,否则就错。
(4)句子重组。首先要弄清作为重组句子开头的词语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弄清原句内部的逻辑关系。重组后各个成分结构关系及句子叙述角度发生变化,但原句逻辑关系及语意不能改变。
4.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答题时着重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语言连贯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内容要一致;②语句前后要照应;③语境要协调一致;④思想情调要一致;⑤结构要一致;⑥修辞要讲究。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主要包括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表达方式等。说话、写文章遣词造句必须从内外部语境考虑,表达才得体。表达语言得体,要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和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5.准确、鲜明、生动
“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应注意以下方面:(1)符合特定的情境。(2)符合事理及对象。(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如收集与搜集等)。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语言运用要达到“鲜明”的目的,要抓住以下两点:(1)恰当选用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2)恰当选用句式。恰当运用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恰当选用词语。(1)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2)恰当选用句式。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句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运用。考生在平时的阅读与表达训练中要注意分析,鉴赏与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试大纲》规定的八种常见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近几年考查时常与仿写、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主观题结合在一起,考查最多的是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几种。
    结合近几年命题特点,我们要重点掌握下面一些修辞手法:(1)比喻:要掌握明喻、暗喻、借喻的基本持征,然后根据试题要求等选用合适的一种。(2)排比:结构要相近,语气要一致,各分句间的内容要有相关性,并且分句在数量上不能少于三句。(3)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思想和感情,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恰当选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必须做到:(1)了解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形式。(2)明确各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有意识地熟练地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3)做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捕捉有效信息,深入分析语境。
【例题解析】
例1.(2008安徽卷第20题)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要看清题干中的三项要求,进行扩展,设想合理情景。答案示例:这个冬季还有来临之时,气象专家就分析说今年冬天是一个严冬,天气将异常寒冷。冬天来了,一开始人们并没有觉得怎样冷,可一进入寒冬腊月,老天爷就变了脸,北风呼啸,狂雪乱舞,风吹在人的脸上,就好像被猫爪抓了一样,火辣辣地痛,连续多日,气温都没有回升的迹象。
例2.(2008江西卷第21题)用“……使……”这句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题目要求用“……使……”这种句式,前者是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后者是对世界手物产量造成影响。做好此题的关键是分类合并,先找出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然后概括成句。答案是: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例3.(2008海南宁夏卷第23题)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例4.(2008重庆卷第20题)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4分)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务。题目要求用四个反问句重组,需要从所给的五个句子中选两个合在一起重新组合。示例: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例5.(2008全国卷Ⅱ第19题)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进一步地提高本刊的质量,更好有满
                        ①              ②            ③       ④
足大家的阅读要求,现本刊拟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附在本期中,本刊希望广
      ⑤                ⑥                             ⑦             ⑧  
大读者认真地填写读者意见,并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⑨              ⑩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准确简明的能务。文中语段在语言运用上有多处不够简明。如①处的“们”,用了“们”则表示多数,与前面的“广大”重复。再如⑥处的“拟”,是“打算”“计划”的意思,是“拟决定”还是“决定”表意不准确。又如⑧处的“本刊”,纯属多余,因“拟”前已有“本刊”,⑧处删去“本刊”,不会致使语意不清。另外,②⑤两处若删去,就会影响语意表达,使句子不通顺。答案为:(1)①⑥⑧  (2)②⑤

例6.(2008广东卷第4题)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要注意各句隐含的与其他句相关的信息,借此将相关句并为一组,如⑤句明显依次统领③①两句。从②句“此后”“疆域”等词语可知,该句应在④之后。



例7.(2008山东卷第17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师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要求语言得体并有礼貌,语句通顺表达准确。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例8.(2008山东卷第18题)右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者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
超过50字。


解析:本题是一个图表转换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和正确地命名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图中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要运用题目要求中的任意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描写,语句通顺,注意字数限制。答案:她婀娜多姿的身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在天空中飞舞;又如敦煌的飞天,在翩翩起舞。
例9.(2008天津卷第24题)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某种意象来表达一种感悟,应注意对此意象作形象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形”;其次,要把握意象与感悟的相关性,使读者领悟其“神”;同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如修辞格、字数等。答案示例: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不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1.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展下面的语句。其中一个要用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句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字数不超过35字。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2.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据《北京晚报》报道,大学明年将继续扩招,扩招比例预计在8%左右。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半以上。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因为入学适龄青年将在2008年到2009年达到峰值,所以近两年大学继续扩招。“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据悉,2000年以前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本科比高职多,比例大约是6:4,近几年高职招生规模扩大,目前高职在校生占高校学生的47%。
答: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                    ;                  ,
            ;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4.下面的长句较费解,请改写为语意连贯的4个短句。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
①                                                                        
②                                                                        
③                                                                        
④                                                                        
5.把下列句子整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5分)
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答:顺序是                                       
6.学校要举行课本剧汇报表演,请你结合剧情内容写一段串联词,将下面两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                                                                  。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一班演出。
7.下面“中国”的英语拼写中“i”少了一点,请你发挥想象,用某一图形或标志来代替这一点,并阐释添加这一图形或标志的含义。(4分)





   (1)添加的图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                                    
   (2) 含义:                                                           



参考答案

1.①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幕,一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瓢泼的大雨。②一道闪电,一声沉雷,天神犹如接到命令,上前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2. 大学明年将继续扩招或(大学明年扩招比例预计在8%左右)
3.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4.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飞行为期16天,②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③这些项目中有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④学生实计的项目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原句宾语“科学实验”的修饰成分太复杂,改写应对其作分解,化成单句)
5.④③②①⑥⑤
6.示例一: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悲壮赞歌。示例二:雷雨阵阵,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7.添加的图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用台湾岛的形状来代替这一点。添加的含义——有了“台湾”这一点,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