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题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题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能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般的鱼儿都经不住那样的诱惑。”小鱼说。
“这种想法完全错了,”大鱼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东西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这篇作文,审题立意时,应该抓住大鱼所说的一句话:“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东西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仔细揣摩这句话的含意,可知其内涵是“要谨防诱惑”。鱼儿要谨防诱惑,我们亦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能健康幸福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仔细阅读这则材料,整体感悟,我们可以体会出这样的哲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什么人都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优势。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坚定信念,不怕磨难,顽强拼搏,都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以这样的哲理感悟为基点立意行文,便是切合材料主旨的。
佳作示例
一、
“华老栓”的故事
□ 叶小玲
夏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赶得及出来,只有一片乌蓝的天空。华老栓突然坐了起来。开了灯,小小的屋子里没有多少声音,只听见仍然在努力地复习着功课的华小栓奋笔疾书的声音。
华小栓今年读高三,成绩并不好,但是他很努力,每天都熬到深夜,眼睛红红的,脸色也不甚好看,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
“小栓的爸,真的去吗?”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听说也蛮贵的,现在的所谓专家真会坑钱,一本书就要五六百块,像我们这种人怎么能负担得了……”
“唉……给我吧!听小栓说他班上人手一本,这书可能也比较好吧!我们就算吃差点儿也要让小栓的成绩上去呀!”说着华老栓把手伸过去。
华大妈在柜子里翻了不少时,才拿出几张“老人头”,说:“只有这么多了,今天去银行取。”
华老栓接过钱,又去看看小栓。小栓正全神贯注地做着题,忽然一扔笔,手抓着头发,自己嘀咕:“怎么就想不出来呢……”老栓就说了句:“孩子,还行吗?早点休息吧……”小栓听话地点点头,合上书,上床睡觉了。
华老栓看到儿子睡了,也安心了不少。拿着钱,骑着单车就去了。虽然夏日的白天很热,但是夜晚还是蛮凉的。路上有几个警察巡逻,看着华老栓骑车走过,仿佛看到一个贼似的。
不多时,来到一个破书店门前,发现早已排满了人,华老栓摸摸钱,还在,就下了车,走上去。发现有很多古怪的人,高高地举起手拿着钱,纷纷说:“给我先……给我先……”而且还挤呀挤的。
华老栓走上前去,即刻被挤了进去……
“喂,老头!你到底要不要?你不要还有大把人要呢!”一个彪形大汉站在华老栓面前,眼里射出一道凶光,把华老栓给吓住了。
华老栓急忙拿出那几张钞票,抖抖地又动不了,真的被吓到了。那人却一把夺去,说:“这书刚到,很快就快卖完了,快拿快走!”
华老栓接过书,猛然一看,上面写的是“2012年高考必备”。
“你孩子也高考吗?”华老栓似乎听见有人问他,但他没有理会,继续捧着他的书,幸福地骑上车,好像这本神奇的书能把他的孩子送进名牌大学。
华老栓回到家,天色也亮了,家里的小杂货铺也整理好了。
华大妈满身是汗地走出来,问:“买到了吗?”
华老栓说:“幸好抢到一本……”
……
夏去秋来,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树上的叶子也枯黄了,落下来了。
一天,刚给选择复读的小栓送过午饭的华大妈神情落寞地走出高中校园。突然,一阵大风吹过,几滴冷雨落在她的脸上,似乎意味着什么……
[名师点评]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故事新编”的技法。作者对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的故事了然于胸,根据临场作文命意,把华老栓置于当今的社会现实中,进行故事新编,演绎出新时代“华老栓”的故事,从反面艺术地说明在当今的时代大潮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抵抗形形色色的诱惑的道理。
二、
异也?同也!
□ 李瑞宁
山石,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它是石;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它也是石。或粗犷,或秀丽,都是石头的精彩。异也?同也!
山间小溪,叮叮咚咚,涓涓潺潺。他不恋百鸟的妩媚,不贪山谷的清幽,不怕山石的阻拦,毅然昼夜向大海奔腾。他,纤细中不乏刚毅,柔韧中颇具信念。坚毅执著是小溪的个性。
牡丹,国色天香,绽放在御花园中的香草幽兰旁,她是花;水仙,清雅幽静,静立在溪水里乱石沙砾间,她也是花。异也?同也!或富贵,或乡野,都是花的美丽。
百灵,放开金嗓,高歌于山林中;海燕,迎风破浪,飞翔于大海上。它们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气质,然而,异也?同也!
仁者,着一木靸,拄一竹杖,几步一歇,放歌于青山之中,人曰:“仁者乐山,仁者静。”智者,戴一笠,撑一篙,顺水而动,吟诵于秀水之上,人曰:“智者乐水,智者动。”人们只看到了“智者”与“仁者”表面上的区别,却未曾看到,两者在实质上是相通的,即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贤者气概。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天生丽质,傲然孤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却依旧在泪尽人逝之时,心中口中念着一个他;她,名门闺秀,花容月貌,亦是琴棋书画皆习之,八面玲珑,志向高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或许功利,却也是受世俗环境影响的必然,谁又能否认,她对宝玉的痴情和关爱?异也?同也!黛玉、宝钗,同为封建世俗所害,同为爱情痴心一生!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可以是默默无闻,也可以是家喻户晓;可以成为牛玉儒,也可以只是平凡岗位上的一名员工。只要你是真心为社会服务,想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没有人能否定你的价值。
人生的道路向前铺展,我们这群高三学子也正奋力奔向前方。也许通向理想高校的道路并不平坦,也许我们中,会有人与理想失之交臂,但不论结果怎样,我们都在奋斗着,都在生命里拥抱了“高三”这一段不一样的人生,都释放了青春的激情与灿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默念着这铮铮话语,我们无畏地迈向前方……
[名师点评] 本文主旨鲜明,文采飞扬,行文句式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文中通过举例论证,紧扣了“虽异实同”的主旨;抒情言志或激越昂扬,或含蓄蕴藉,很能打动人心。文章结尾的两个文段,联系考生现实生活进行议论阐述,哲理深邃,催人奋发,颇有感召力。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题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在材料中,给出了多种自然现象及可以参悟的人生哲理,要求考生“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笔者在此特别提醒考生,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一道作文试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命题导向。“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作文,就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悟,而不能以写他人为主,不能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泛泛而谈。另外,考生要注意写出感悟,感悟不是一般的酸甜苦辣的浅层感受,而是要在记述经历的基础上,层层开掘,参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虚心求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要瞄准材料中的关键词“责任感”,从不同角度着眼,层层开掘,确定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例如,可以从“责任感”的重要性的角度,确定这样的立意:①责任是人生的最美内涵;②要勇于担负责任。也可以从“责任感”与他人的关系、与学业事业的关系上立意:①责任是人生之本;②责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等。
佳作示例
一、
站在高处看世界
□ 王晓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看世界,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而人的心灵将是别样的清爽和豁达。
去年刚放暑假时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特别晦暗的时光。倒不是因为我的学业成绩排名亮了红灯,而是平时一向排在我之后的同桌,这次竟然排在我前头。她的姓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愁苦之中我不禁扼腕长叹:“上帝啊,既生瑜,何生亮也!”
不久,一次偶然的苏杭之旅,让我的心胸改变了“景观”。
那天阳光很好,空气清新。早上一醒来,爸爸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爸妈单位也放了长假,他们要带我一起去苏杭旅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杭旅游是我多年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我高兴得跳起拉丁舞来。未了,还破天荒地搂住爸爸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第二天上午10时许,飞机在跃华机场缓缓起飞。我坐在机舱的舷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随着飞机的逐渐升高,窗外的行人、车辆、楼群馆舍,在我的眼中不断变小,变小,接着一一模糊了,消逝了。当飞机真正升入高空,我忽然发现舷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何等的景观!透过舷窗俯瞰,白云朵朵。东边原是海峡的惊涛骇浪,这时却如冰湖镜面上浅浅的斑纹,反射着粼粼的波光;西边,山峦田畴,相衬相依,融合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彩画。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爸爸指着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抹山峦告诉我,那就是令人仰望的巍巍泰山!
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淡黑色,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还有比泰山更加高大的东西吗?但当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泰山也会变得如此之小,没有了往日的巍峨和神圣。站在高处看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神清气爽了。
扪心而思,我忽然觉得,世界的大小,心绪的好坏,人生的苦乐欢愁,全都取决于你所处的高度。若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
站在心灵的高处看世界,我不禁仰天而歌曰:运筹帷幄,羽扇纶巾。瑜亮共生,天公睿智也!
[名师点评] 本文立意清晰鲜明,描述精彩。特别是描述之后的议论,由浅入深,由自然现象到哲理感悟,层层开掘,议论深刻,见解独到。例如“若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学榜重压,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语言含蓄隽永,议论逐层推进,读来颇能让人的心灵得到震撼和净化。
二、
用细节绽放美丽
□ 孟凡琦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玫瑰终将绽放出最动人的美丽。
——题记
山间的花儿知道,自己只能盛开一次,因此,它细心地张开每一片花瓣,细心调整每一片花瓣的角度和色彩,最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高雅。
天上的彩霞知道,自己只能绚烂一次,因此,它细心地铺开每一片云霞,用心设计每一片云霞的浓重轻淡,用心舒卷霞光的灿烂和风采,从而成就了上帝领空那最美的花园。
青春的我们知道,我们只能年轻一回,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静静地守候成功殿堂的幸福花开。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遥想战国时代,蔺相如大智大勇而又慎于细节,把握好献璧于王而请指示于王的关键时刻,方能够有礼有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而一代剑客荆轲虽刚勇过人,但在“执秦王之手,握秦王之袖”的关键之处犹豫徬徨,致使良机错过,酿成了刺秦不成,荆魂归阴,血溅秦廷的莫大遗憾,亦为千古之人敲响了“切莫疏于细节”的警钟。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放眼航天事业,我国“神州七号”之所以能够发射成功,是因为航天人细心严谨,认真把握飞船发射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而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不幸失事坠毁,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做到位。小小的细节失误,造成惨重的航天事业损失,令人惊愕,令人扼腕沉思。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长于幽默而慎于细节,终成为相声表演艺术大师;贝多芬才华超人而又慎于细节,注重推敲每一个音符,他的交响曲才成为最美的“天堂之音”;我国历代的伟大诗人,文采雄奇而又秉承“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原则,才有了“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潇洒飘逸,才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新奇别致,才有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睿智哲理。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当然,这里的慎于细节并不是不辨本末;这里的细致入微,并不是要畏首畏尾。胸有全局而又慎于细节,大智大勇而又细心慎重,这才是人生成功的有力保障。
山间的花儿,用细心描绘高雅;天空的云霞,用细心泼洒绚烂。我们——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也一定会用“慎于细节”绽放人生的美丽。
[名师点评] 本文的突出亮点是立意清晰、深刻。“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的主旨红线句,在文中屡屡出现,使作文立意鲜明。文章后半部分“辩证归纳”段行文精警深刻,新颖独到;结尾段,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旨,又颇有诗情画意,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三、
沉重的责任 造就人生的壮观
——也谈“责任”
□ 王梦华
没有大山的脊梁,就没有大山的巍峨;没有责任的沉重,就没有人生的壮观。
——题记
窗外是冷冷的月光,窗内是淡淡的怅惘。
站在窗前,捧一杯清茶,希望它能冲淡自己的怅惘,任思绪在广远的时空张开翅膀。
苍天问我,我问苍天:什么是责任?
妈妈告诉我,责任也许是这样的:院中大榕树的鸟巢里有新衔来的春泥,有最绵软的飞絮、羽毛,有嗷嗷待哺的娇嫩雏鸟,有关爱与呵护的极致,甚至会有鸟妈妈驱逐强敌的振羽搏击,翅血淋漓。
这是妈妈眼里的责任:责任是全身心的付出,责任是沉甸甸的使命,造就人生的壮观。
历史告诉我,责任也许是这样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是躬耕南阳的孔明在吟哦。当时空落定生命的尘埃,斜阳亲吻着苍苔的时候,萧萧的马嘶打破了村野的宁静,诸葛孔明怀揣着满腹经纶,跟随刘皇叔上路了。孔明的心中装着一份知遇之恩,更装着一份责任,一份匡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的责任。因而,他一去数十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直至殒命于茫茫五丈原。
这就是历史眼中的责任:责任是报效国家、济世怀人的赤诚肝胆,责任是沉甸甸的使命,造就人生的壮观。
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责任最深刻的内涵?我问上苍,苍天回答:“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甘赴疆场,扫平敌寇,恢复中原,那就是一种责任;当地震来临时,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救援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开赴四川灾区,全然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那种淳朴的大爱真情,就是一种责任;而莘莘学子“三更灯火五更鸡”,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科技之崛起,而不辞劳苦,学海行舟的执著拼搏,就是一种责任。
收回思维翱翔的翅膀,眺望窗外,月光如水,广场朗朗;回首窗内,怅惘之人,心扉洞开:铁肩担道义,大材铸华章。
责任——沉甸甸的责任,造就人生的壮观!
[名师点评] 本文主旨鲜明,立意清晰,内容丰富,而且颇有激情和文采。议论阐述能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以形象感染人,以诗情激励人,令人备受鼓舞。特别是文章结尾“铁肩担道义,大材铸华章”的语句,诗意浓郁,颇为深刻、精警,令人击节叫绝。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该作文立意可以确定为: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亮剑”,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确定立意之后,就可以构思行文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都必须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个人拥有一张由黑檀木制成的好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爱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这张弓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好了。”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拉紧了弓,想露一手,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这篇作文,其立意角度有三:第一,从猎人角度看,关爱事物,追求完美也要适度,莫让溺爱横流;第二,从弓的角度看,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第三,从事件角度看,要讲求实际,追求生命的本色。
佳作示例
一、
亮剑之歌
□ 马小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
——题记
铺开文卷,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撼人心魄:好一个驼羊,有羊的至善至美,又有豹的英姿气魄。面对恶狼,面对危险,它从从容容,昂起头颅,敢于“亮剑”前行,真乃可敬可叹!
危险消除了,恶狼遁去了,驼羊胜利了。胜得令人欢欣鼓舞,令人心扉洞开:原来,危险当前,恶狼舞爪,并没有什么可怕。良善之士,只要沉着镇定,无所畏惧,亮剑而行,向着险恶奋勇冲击,就一定会奏响胜利的凯歌。
勇敢的驼羊行走在我的心灵中,我则恍然走进遥远的时空……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利了——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蔺相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驼羊”式的“亮剑”精神。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亮剑”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胆壮气豪。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激流飞溅,声震九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驼羊”,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亮剑”漂流,向着急流和险滩,奋勇挺进。他们都胜利了——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亮剑”的丰碑上。
“亮剑”之歌是勇者之歌,是胜利之歌。当然,“亮剑”而赢,还须讲究“亮剑”的艺术,讲究勇者之精诚睿智,巧妙向艰险与凶恶宣战,方可确保“剑不折刃”,大获全胜。
时空轮回,气象万千。
人生旅途,有满目鲜花之际,亦有风雨交加之时;有风平浪静之景,亦有潮起潮落之险。
然而,这都算不得什么——朋友,你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是陆游在横刀立马,仰天长啸;你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那是一代学子在心潮澎湃,振臂呐喊。
朋友,你再翘首远眺,在那绿茵茵的山坡上,有如朵朵白云的羊群,更有一只驼羊,它高昂着头颅,“亮剑”前行。你听,它“得得”的轻蹄,奏响的是一首勇敢者的“亮剑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第一,善于“一材多用,多维推论”。按照思维定式,蔺相如一向是个讲团结、讲大局的典型人物,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多维推论,另辟蹊径,根据本文的写作命意,将蔺相如推崇为具有大无畏的“亮剑”精神的英雄,且议论阐述合情合理,毫无牵强之感。第二,本文将蔺相如、岳飞、长江漂流勇士等诸多素材组合排比,横向铺陈,收到了“层层蓄势,动人心魄”的良好效果。
二、
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 魏国华
爱是洒向花儿的清水和阳光,甘甜温暖,滋润它茁壮成长。
爱是母亲一句轻声的问候,是对孩子的一次轻柔抚摸,激励温暖了孩子的心头。
但爱又是无节制地对花儿的修剪,翻土,松根,让还未绽放的花蕾早早凋零。爱又是任孩子为所欲为,满足其一切要求的放任,让孩子长久依赖于他人,无法走向社会与未来。
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人的前程,断送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要说: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将臣子的心挖出来以博她一笑,爱得辜负百姓,无所作为。纣王将所有的爱倾注于她的身上,将朝政、家国、百姓、良臣忠言统统抛之脑后。爱终于无法承受,溺爱的洪水泛滥了,咆哮着奔向纣王安睡的寝宫,冲向外面早已冷却的世界,将纣王连同他的美梦一同吞噬,使一个朝代早早退出历史舞台。殊不知,这一切都因纣王无节制的爱而起,爱一旦超越原有的界限,便如滔天般巨浪淹没一切。
赵太后爱长安君,这爱众所周知,“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还舍不得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而触龙却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没错,将燕后远嫁他乡,并为她祈祷,不希望她回来,这是使“子孙相继为王”的长久打算。爱长安君,却尊其位,封其地,厚其物,却没有考虑“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过分的爱,定会贻害长安君,使其无法立足于赵。而赵太后最终也明白了这一点,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邹忌对他的国君很忠诚,这也是一种爱。然而邹忌却没有让溺爱之水横流。他以敏锐的眼光,以巧妙的进谏,讽喻齐王察纳雅言,扬长避短以赢得万民拥戴,终使齐国富国强兵,称雄于天下。
爱是钟表里的那一根发条,轻轻地拧几下,便足以让表继续走下去,爱得越深,拧得越紧,只会使发条崩断,适得其反。因此,爱需要控制,适当的爱才会让花儿更茁壮,天空更蔚蓝,才会让快乐的笑声回荡于耳边。
溺爱只能葬送人之所爱,朋友,请您切记,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有三个亮点:一是善于用足用好课本素材;二是善于把课本素材与课外阅览的文学素材、哲理素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三是善于一材多用,创新思维,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议论评述,尤为新颖独到,令人颔首称叹。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题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审视这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后,可以把作文立意确定在“宽恕别人与善待自己”之类的关系型话题的范围之内。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大度的表现,所以人生在世,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当然宽恕别人也不能过分,要把握好分寸。另一方面,宽容是一种美德,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而宽恕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品尝美味佳肴,品尝海鲜干果,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咂摸。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悔恨懊恼,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面对师长亲朋,父母家人,或许你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求感情真挚,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回味”写作内容宽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不论是国家的事,还是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都可以写。是回味就要有所体会,体会的可以是认识,可以是情感,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可以是痛定思痛的酸苦,还可以是拨云见日的顿悟。
文体不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议论文可以谈回味的作用,如何回味等。作文时要想以理服人,就要注重论证结构的安排,分论点的设置,新鲜论据的使用。写记叙文应以回忆为主,将叙述、描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抒情、议论为“画龙点睛”,以情感人,自然水到渠成。
佳作示例
一、
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这些都道出了一个至真的道理: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一个人如果有紫罗兰的这种精神,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
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功。
赵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后来受到秦国的威胁。赵王破格提拔了地位低下的蔺相如。蔺相如与秦王交涉几次,均巧妙地挫败了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之后蔺相如又被提拔几次,位在廉颇之右,这使廉颇心中极为不快,他扬言要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却以宽容之心待他,为此还主动躲避廉颇。后来廉颇听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躲避他,羞愧难当,敬意顿生。于是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握手言欢,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也正是蔺相如的这种宽容之心使赵国在短期内未受到秦国威胁。如果蔺相如鼠肚鸡肠,与廉颇斤斤计较,不宽恕他,恐怕会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危及赵国的安全。可见,蔺相如宽恕别人不仅善待了自己,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齐桓公曾与管仲有过一箭之仇,但他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有才能的管仲,任用管仲为相。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正是这种宽容使管仲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帮助齐桓公力挫群雄,成就霸业。
一次,楚庄王在宴请群臣时,灯火忽然全灭,有大臣便趁机非礼许姬,许姬告诉楚庄王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并命所有大臣都摘下帽缨后才可点灯。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就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的人。楚庄王宽恕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其意非常明显,即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这种处世原则适用于古代的君臣,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
宽恕别人吧,因为宽恕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名师点评] 本文语言通顺、连贯,议论阐述颇具辩证性。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文章从分析所给材料入手,得出“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的结论;然后历数古代与此观点相一致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最后把这种处世原则由古及今、由个人至群体、由民族到国家地推广开来,使论述更加深入。
二、
红苹果的滋味
□ 叶晶晶
沉甸甸的苹果,挂在枝头,是红艳艳的惊喜;品在口中,润在心底,是人生成长的美妙滋味。
——题记
漫步少年人生路,穿过风风雨雨。蓦然回首,人生旅途中,我
已品尝过许多红苹果。可是,你可曾知道,我的人生苹果究竟是什么滋味?
月华如水,微风拂面。轻倚栏杆,回忆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红苹果曾是淡淡的酸涩,那是人生驿站中理智的自责与自省。记得十二岁那年的春节,我贪嘴吃了爸爸待客的红苹果,爸爸生气了,狠狠地批评了我。这次我没有撒娇,没有摔门而出。我低下了头,向爸爸认了错。爸爸很惊愕,片刻,他明白了:“女儿长大了!”夜深人静,我细细地品味浸在心底的红苹果。那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是淡淡的酸涩,是对自省酝酿出的心灵修养的美好积淀。
红苹果是甜甜的清爽,那是人生成长的磊落和豁达。高一入学后,我特别喜欢和朋友一起望月亮,说梦想。这天夜里,宿舍里熄灯了,我又点起蜡烛钻研难题,同宿舍的一位好友一口气吹灭了蜡烛,大骂我是“一人违纪,殃及池鱼”,我心里好委屈,因为我秉烛夜读恰恰是为了明天给她补习功课。我简直要气炸了,然而我毕竟是长大了,想到宿舍这个大局,冲天的怒火倏地化为一脸微笑。我说:“朋友,谢谢你的提醒!”好友也笑了,丢过来一个红苹果。那晚的苹果,甜甜的,爽爽的,我的心胸显示出可行大船般的豁达和潇洒。
红苹果是绵长的醇香,那是人生成长的沉稳和睿智。今年的教师节,我们班举办“爱师尊师”晚会,晚会开始前,主持人突然病倒了,班长让我代为主持。心有胆怯,但却之不恭,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台做了主持,没想到晚会大获成功。会后,班长犒劳我一个红苹果。我笑嘻嘻地接受了。那只红苹果好香,好醇,细细回味,心里泛起的是一丝丝气定神闲,是潇潇洒洒的自信和从容。
记忆的浪花,一片接着一片地冲到岸边。轻倚栏杆,耳边响起一位智者的话语:“自然的苹果,其味道或许是单一的,然而当红苹果融进了生活的味道,便会幻化出许多神奇的滋味,并且,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红苹果的滋味将会更加奇妙无比。
月华隐退,旭日东升,微风拂面,翘首东方。远处人生的园林,沉甸甸的苹果挂在枝头,又是一串串更加红艳艳的惊喜。
[名师点评] 本文有三个亮点:一是文章标题“红苹果的滋味”亮丽独特,又能艺术地揭示主旨;二是本文以“人生的红苹果”为中心意象,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抒写成长的感觉,议论内容、抒情内容都新颖深刻;三是语言颇具文采,排比、对偶、比喻运用巧妙,再加上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在发展等级“有文采”一项中独领风骚。
页:
[1]